育路高考网,提供查院校、选专业、填志愿,高考择校路线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 : 8:00-20:00

淡化文理分科 高考将可自选科目和试题(图)

2006-09-22 23:45:27 来源:华夏时报

07新课标高考大纲出台专家称逐步淡化了文理分科 高考将可自选科目和试题

⊙本报记者李宛霖

核心看点

“2007年新课标高考大纲”出台,新大纲最重要的变化是增加了选考内容,这标志着高考内容出现了重大变化。昨天,权威专家告诉本报记者,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高考除了必考科目外,考生还可自选科目,也可以自选考题。专家表示,这种改革逐步淡化了文理分科。

2007年高考将可自选科目和试题(图)

听!高考要变。CFP/供图

亮点1 高考答卷时可自择考题

新大纲:以前考试大纲要求所有题目都是必做题目,现在新大纲增加了选考内容,在选考的范围内,考生有选择性,可以选做部分题目,只要必考与选考的分值总和达到规定即可。

解读:针对新课标高考大纲,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介绍,多样化、选择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是这一次高中新课标改革的亮点。

新大纲的选考模块原则上对应新课标教学的选修模块,选考内容基本在选修范围内,但选修与选考并不完全对应,“有些内容虽是选修,但我们认为很重要,也列入必考范围”。他举例说,物理学中的力学、电学,是理科生具备完整的物理知识所必需的,应该掌握,就把这些选修内容列入必考范围。

疑问: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石彦伦认为,在传统的教学上,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高考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新课标不同的是,老师不知道该讲哪部分,因为不清楚哪些是必考的,这么改革就是克服应试色彩,把教学和高考脱钩。新高考改革方案还要看老百姓是不是认可,而不只是学校和老师。

应书增也表示,目前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比如,跨模块做题怎么办,选考题目做多了,分值如何计算,这些都是考试中应考虑的问题,应当在各省市的考试说明中解决。

亮点2新课标为减负不做加法

新大纲:所选内容均在新课标的范围之内,而各省市的考试说明,以及考生选考的科目必须在新大纲范围之内。

解读:应书增说,如果新课标是一个大圆,新大纲就是一个中圆,各省市的考试说明则是一个小圆,考生答题的范围要比小圆还小,因为他们只选几个少数的固定模块。新大纲不可能包罗新课标方方面面,它的基本原则就是尽可能减轻学校、学生的负担,一句话,新大纲在新课标的范围内只做减法,不做加法。

疑问:高考专家、特级教师薛川东认为,新课标和高考如何具体衔接有待探讨。

他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新课标要求教学具备信息技术的条件,但信息技术和学科很难整合到一起,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虚拟教室等等都需要探索,这也是一种负担。

亮点3探究性学习被提上日程

新大纲:吸收新课标能力要求,提倡探究性学习,在试题设计中发掘考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读:应书增举例说,拿物理学科来讲,观察事物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考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应书增说,作为一个理科生,要具备创新的能力,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发现问题。新大纲更多地要求通过问题、实验得出结论,这样正体现出新大纲对考生能力的要求。

疑问:北京二中英语教师刘羽表示,刚开始,任课老师们肯定会有些迷茫,但会渐渐适应。她认为,新大纲对学生能力和知识面的要求比较高,这是一件好事,但这种压力,可能会转嫁到学校。有些学校无法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具备这样的条件,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空间和土壤,就是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好,也不会得到质的变化。


探访北京

本市有困难,预计迟一年

教育部从2004年9月起,新课标和各学科标准在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4个省区开展试验,明年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高中“会考”将不再决定学生能否毕业,取而代之的是学分制——最迟从明年开始,全国各地高中学生,只要在3年内修满144个学分即可毕业。到明年,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新的高考方案将和新课标接轨。

按照这个日程表,北京将在明年进入新课标,即2010年开始新课标高考。但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目前没有实行高中新课标,何时需要将由市政府来决定。同时,今年海淀、宣武等区初中阶段实行新课标。

对此,一位权威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初中的教学理念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教学过程和学习方式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结合北京的实际情况,北京明年进入新课标有困难,新课标没有太适合的教材,而且新课标有一定的硬件要求,选修课还需要很多教室和实验室,这些都不到位。

估计北京进入新课标会推迟到2008年,如果明年进入新课标,那么2010年开始新高考;如2008年进入,2011年开始新高考。


声音

专家 文理分科逐步淡化

高考专家、特级教师薛川东告诉记者,增加的“选考”有两层含义,一是科目的选考,按照新课标高考大纲,以海南为例,文综和理综不考了,除了语文、数学、外语必考科目外,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等单科属于考生自主选择,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来选考科目,单科考试科目数量由各地自定。

二是试卷考题的选考,考题的选考有两个层次,比如试卷的试题总分是150分,但该科目的标准分是120分,也就是优等生可能会超过120分,具体如何操作有待探讨。另外一种是试卷的分值比如是120分,但考生可以自选考题,比如有一项考题,出了三道题,考生可以自选,但该项题的三道题的分值都是一样的。薛川东说,这样改革将逐步淡化传统高考的文理分科。

家长 担心孩子会不适应

二中高一学生家长安女士表示,新的大纲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个性和多样性,也让学生能力方面的锻炼更多一些。但她同时认为,孩子最开始肯定不会马上适应这种变化,因为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都没有侧重能力的锻炼,很难一下子改变。

学生 问过我们的感受吗

在昨天的采访中,出乎记者预料的是,许多高中生对具体内容并不是十分在意,一位高中生告诉记者:“老师们吃透了就行了,他们讲什么,我们就学什么。”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对变革之外的事情产生了关注:“在高考中,这样变、那样变,变来变去有谁问过我们的感受?”还有一位学生“联系实际”告诉记者:高考变化是不是来个学生大听证?


链接

明年高考,广东考音乐和美术

广东:3+文科(理科)基础+X

“3”为语文、数学和外语。“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全部只考新课标的必修课内容,力求达到为考生减负的目的。

“X”为专业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9门学科,考生可以在9科中任选一科。

山东:3+X+1

“3”指语文、数学(分文科/理科)和外语3个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X”指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3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3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1”指基本能力,内容涉及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等。

海南:3+3+基础会考

海南的试点把会考成绩考虑了进来,具体是:“3”指语文、数学(分文科/理科)、英语;另一“3”是指文科考政治、历史、地理,理科考物理、化学、生物;“基础会考”,文科生考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理科生考政治、历史、地理、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

宁夏:3+文综/理综

宁夏试点还处于较为传统的层面,具体是:“3”指语文、数学(分文科/理科)和外语3个科目。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3个科目,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3个科目。

备注:以上四个试点省2004年进行了课程改革,明年将按上述方案迎来课改后的首次高考。

2007年新课标高考大纲出台 将推动高考改革

新课标高考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高考改革 本报记者 张学军 摄

2007,新课程标准高考撩开面纱

——访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

□体现新课标教学倡导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体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新大纲在新课标的范围内只做减法,不做加法

□注意发掘考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4年,山东、宁夏、广东、海南4省区作为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首批实验区进入实验。时光荏苒,日月如梭。明年这4个省区的高三学生将作为新课程方案的第一批考生走进高考考场。近日,教育部2007年新课程高考大纲已经出台,4省区的新高考方案也陆续通过了教育部的评审。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广,参加新课程改革的省区逐年增加,2005年新增江苏,2006年又增加了天津点击查看天津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浙江、福建、安徽和辽宁5个省市,到目前共有10个省市参加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涉及的考生大幅度增加。这次新课标高考大纲及4省区的高考方案的出台,不仅关系到4个省区明年的高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今后新课标高考的走向。新课标高考怎样考,新课标高考方案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不仅实验区的考生、教师和家长十分关心,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日前,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

新课标高考大纲呈三大亮点

记者:在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下,教育部2007年新课标高考大纲已正式出台,比起现行的高考大纲,新大纲有哪些特点?

应书增:多样化、选择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这一次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亮点,而新的大纲在维护统一考试的前提下,尽可能反映新课标教学中倡导的这种多样性和选择性,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前考试大纲要求所有题目都是必做题目,现在新大纲增加了选考内容,在选考的范围内,考生有选择性,可以选做部分题目,只要必考与选考的分值总和达到规定即可。新大纲的选考模块原则上对应新课标教学的选修模块,选考内容基本上在选修的范围内,但选修与选考并不是完全对应的,有些内容虽是选修,但我们认为很重要的话,也列入必考范围。例如,物理学中的力学、电学,是理科生具备完整的物理知识所必需的,是应该掌握的,尽管它们有可能是选修内容,但也将其列入必考范围。当然,现在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比如,跨模块做题怎么办,选考题目做多了,分值如何计算,这些都是考试中应考虑的问题,应当在各省市的考试说明中解决。

其次,新大纲被规定在新课标的范围之内,而各省市的考试说明,以及考生选考的科目又在新大纲范围之内。打比方说,如果新课标是一个大圆的话,那么新大纲就是一个中圆,各省市的考试说明则是一个小圆,考生答题的范围要比小圆还小,因为他们只选几个少数的固定模块。新大纲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包罗新课标的方方面面,它的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尽可能地减轻学校、学生的负担,可考可不考的内容不考。一句话,新大纲在新课标的范围内只做减法,不做加法。

第三,新大纲吸收了新课标的能力要求。新课标提倡探究性学习,新大纲在试题设计中注意发掘考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拿物理学科来讲,观察事物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考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作为一个理科生,要创新,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发现问题。举一个例子:早晨、中午、傍晚看到的太阳的颜色是不一样的,早晨看到的太阳是红色的,中午看到的太阳则是白炽的,傍晚看到的太阳又是红色的,如果能够发现这些现象,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这样才具备探究的能力。新大纲更多地要求通过问题、实验得出结论,这样正体现出新大纲对考生能力的要求。还需要指出的是,新大纲的能力层次要求是最低的要求,具体到各省的考试说明的要求,可以在最低要求之上,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处理好新大纲与新课标关系

记者:从新课标高考大纲的特点可以看出,新大纲与新课标关系密切,那么如何把握、处理新大纲与新课标的关系呢?

应书增:新大纲与新课标教学虽然关系密切,但又有不同。从教学的角度看,新课标教学是针对全体学生的,而从高考的角度看,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的录取率一般在60%左右,并且高校层次也有不同,因此,要求高考必须具有区分度。然而,德、体、美、劳等方面目前难以有客观统一的量化评价标准,高考成绩现在仍是高等学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标准。新课标教学是普适性的,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多样性和选择性,但考试要体现区分度,体现选拔性,因此这种大规模的考试在体现个性化和多样性上,有它的局限性,必须照顾大多数,很难顾及学生的个性特征,这是统一考试天然的缺陷。但统一考试也有优点,在同一考试的范围内是可以衡量的。今年在新大纲制定过程中,各部门配合很好,个性化教学与高考方案达成了一种妥协,整体上来说反映较好。

新大纲与新课标教学还有一个不同,中学教学有一个过程,即让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进而举一反三。但考试可以不考虑这个过程,只看最终获取的知识及所掌握的能力,就如耕种,教学要管耕地、浇水、施肥、播种、除草,而考试仅管收割。因此,教学有充分的时间,比如语文教学,从小学一直到高中,但考试时间只有两个小时或两个半小时,时间很短,题目有限,不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考到,只能进行抽样,至于抽样是否合理是一个技术问题。

新课标教学改革实施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有很多方面,但高考是一个重要的检验标准,新课标教学改革是否经得起高考的检验,是衡量其是否成功的重要方面。

四省区新方案正逐步实施

记者:山东、宁夏、广东、海南作为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首批实验区,2007年高考将迎来第一批新课程考生,到目前为止,4省区新高考方案进展情况如何?

应书增:2005年12月中旬,教育部召开专家论证会评审4省区的高考改革方案。教育部对4个新课程实验省区各自的高考新方案统一审核后,于2006年4月正式批复,2007年高考将按新方案实施。

广东省实行“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方案。“3”为语文、数学和外语。“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全部只考新课标的必修课内容,力求达到为考生减负的目的。“X”为专业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9门学科,任选一科。

山东实行“3+X+1”方案。“3”指语文、数学(分文科/理科)和外语3个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X”指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3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3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报考文史类、文科艺术类的考生须参加文科综合的考试,报考理工农医类、理科艺术类、体育类的考生须参加理科综合的考试。“1”指基本能力,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所有考生都参加基本能力考试。

海南实行“3+3+基础会考”方案。“3”指语文、数学(分文科/理科)、英语;另一“3”是指文科考政治、历史、地理,理科考物理、化学、生物;“基础会考”,文科生考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理科生考政治、历史、地理、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

宁夏实行“3+文综/理综”方案。“3”指语文、数学(分文科/理科)和外语3个科目。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3个科目,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3个科目。

记者:广东新高考方案在考试内容上是否会重复,会不会加重考生的负担?

应书增:广东方案的出发点是为了避免考生偏科。否则文科考生有可能不选理科,理科考生可能不选文科,为了避免出现偏科现象,所以要在文科基础中体现出理科的知识,理科基础中体现文科知识。理科知识在现代社会是很重要的,没有理科知识是有缺陷的,作为文科考生也应该具备基本的理科知识。同样,对理科考生而言,文科知识照样不能忽视,实际上这些问题本应在中学阶段解决,但事实上是不行的,如果只考文科而不考理科,或只考理科不考文科,会造成大面积的偏科。因此,为了解决偏科问题,出现这种情况也是难免的。如果偏科问题在高中新课标教学中解决了,高考就可以不承担这么多的任务了。

记者:海南高考新方案,只是在基础会考中体现文理互补,而基础会考又是高中毕业的一种水平考试,这样会不会出现偏科?

应书增:应该不会出现。基础会考是海南省统一命题的,基础会考的考分按一定比例计入高考成绩总分,因此,还不至于出现偏科现象。偏科问题会涉及考试公平,如果学习的科目不一样,考生的起跑线就是不一致的,学习时间分配不一样,容易造成考试的不公平,所以在制度上要保证公平公正。

记者:我们看到,比起高中新课标教学中的大量的选修模块,4省区新高考方案中,具体到每张试卷,涉及到选修模块的比重较小,体现多样性、选择性的分值也不多,现在大概能占到多少?如果分值太少,考生是否会选择放弃选考内容?

应书增:以总分150分计,保守的说法会认为,现在选修的内容会占到15分左右,乐观的说法会认为,可以达到20或30分。这是一个很敏感的线,如果选修的内容分值太少,确实会使一些考生选择放弃学习选修内容。关键是平衡,多少分才能使其不放弃,必须把握分寸,但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既然学了,就不会放弃的,除非根本就不上选修课。

新课标高考大纲将逐步完善

记者:作为第一个全国统一的新课标高考大纲,你认为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要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

应书增:从各方面反映看,新大纲是成功的,与高中新课程改革进行了有效的衔接,检验了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应该说,没有新高考的检验,高中新课程改革是不完全或不彻底的。当然,新大纲主要还是为高等学校选拔新生制订的,它肩负着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新生的重任。从目前来看,新大纲确实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与高中新课程的衔接上。比如历史课程标准的编排体系,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也就是说它是以专题形式编排的,而不以通史形式编排。一般来说,专题学习或断代史研究到了大学或研究生阶段才可以进行,在高中应该以通史形式学习为主。在新大纲中,历史科目试题还是按照通史编制的,这种矛盾冲突应该及早解决,这些是以后需要探索改进的地方。

记者:山东、宁夏、广东、海南4省区的新高考方案中,都把综合素质评定列入其中,考生的综合素质评定被记入电子档案,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综合素质评定怎样才能避免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现象?

应书增:综合素质评定作为高等学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这是完善考生评价体系、避免把考试分数作为录取的唯一尺度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全社会诚信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人们的社会诚信度还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个别地方提供的综合素质评价没有区分度,在录取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在国外的考试中,除了考试成绩,校长和老师的推荐信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国内这样就不行。这些问题不可能一朝一日解决,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改善,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责任编辑:yuxue)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
  • 意向专业:
  • 学生姓名: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您的问题:
  • 《隐私保障》

高考低分择校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