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网,提供查院校、选专业、填志愿,高考择校路线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 : 8:00-20:00

湖北:四省区高考明年“变脸”的启示

2006-09-20 23:14:00 来源:楚天金报

荆楚网(楚天金报)近日,教育部出台2007年新课程高考大纲,我国首批4个课改实验省区的新高考方案也陆续通过了教育部的评审。

新课标高考大纲及4省区的高考方案出台,不仅关系到4个省区明年的高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今后新课标高考的走向。我省虽然还未进入高中课改,但这是必然之势。那么,新近出台的这些权威信息,对我省高中课改及新高考提供了怎样的方向标?新高考到底考什么?对此,省教研室课改办公室研究员杨国金进行了解读。

一、新高考呈现三大亮点

2004年,山东、宁夏、广东、海南4省区成为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首批实验区。2007年,这4个省区将迎来首次新课标高考。

随着高中课改的逐步推广,进入实验区的省市逐年增加,2005年新增江苏,2006年又增加了天津、浙江、福建、安徽和辽宁5个省市,到目前共有10个省市参加高中课改实验,涉及的考生大幅度增加。

增加选考内容,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

新课程考试大纲尽可能反映新课标教学中倡导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以前考试大纲要求所有题目都是必做题目,现在的新大纲增加了选考内容,在选考的范围内,考生有选择性,可以选做部分题目,只要必考与选考的分值总和达到规定即可。新大纲的选考模块原则上对应新课标教学的选修模块,这保障了选修模块的平日教学。

考生要注意的是,选考内容基本在选修的范围内,但选修与选考并不是完全对应的,有些内容虽是选修,但如果命题者认为该内容很重要的话,也列入必考范围。

尽量减轻学生负担

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曾作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新课标是一个大圆的话,那么新大纲就是一个中圆,各省市的考试说明则是一个小圆,考生答题的范围要比小圆还小。这就说明,新大纲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包罗新课标的方方面面,它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尽可能地减轻学校、学生的负担,可考可不考的内容就不考。

提倡探究性学习

新课标提倡探究性学习,新大纲在试题设计中注意发掘考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指出的是,新大纲的能力层次要求是最低的要求,具体到各省的考试说明的要求,可以在最低要求之上,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二、新高考方案给我省的启示

目前,我国首批课改实验区的高考改革方案已经出台。广东省实行“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方案。其中,“X”为专业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9门学科,任选一科。

山东实行“3+X+1”方案。“X”指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1”指基本能力,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所有考生都要参加基本能力考试。

海南实行“3+3+基础会考”方案。在“基础会考”中,文科生考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理科生考政治、历史、地理、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

宁夏实行“3+文综/理综”方案。

杨国金老师指出,这四个省高考方案的共同点,对我省有启示作用。

一是都把“3”(语文、数学和英语)作为基础学科纳入必考科目,多数省份还增加了“X”或“1”,这是考虑到学科发展的均衡性和学生的全面性。例如广东方案中的“X”,山东方案中的“1”,海南方案中的“基础会考”。

但是一些人担心,增加了考试科目,会不会加大学生的负担。据了解,广东省方案的出发点是为了避免考生偏科,否则会存在文科考生有可能不选学理科内容,理科考生可能不选学文科内容。而受杨国金老师称赞的海南省方案也是如此,该省将“基础会考”纳入高考中,基础会考由省里统一命题,考分按一定比例计入高考成绩总分。它的意义是,在引导学生不偏科的同时,也有意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如所有学生都要考“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

杨老师认为,从以上改革方案中可知,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均衡发展,不要偏科。这是恢复高考以来首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考什么学什么。

二是这4个省区都把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方案中。这体现了课程改革的要求,也与初中课改进行有效地衔接。

综合素质评定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参考条件,是完善考生评价体系、避免把考试分数作为录取的唯一尺度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全社会诚信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人们的社会诚信度还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因此,目前的综合素质评价还不能起到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作用,不过它是一个趋势,一个导航标,旨在提醒学生,要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改革引起的思考

1.“同心圆”的说法会不会重蹈“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怪圈?

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用类似于“同心圆”的关系,解释了新课标、新大纲、考试说明及考试范围之间的关系,并且以此说明新大纲在新课标的范围内只做减法,不做加法。

不过,杨国金老师指出,减轻学生负担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效率,而非缩小考试范围。如果这样,有可能重新走入“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怪圈,老师会让学生把那些指定的考试内容重复性学习,照样没有减轻负担。

2.高中课改方案和高考方案为何不能同时发布?

从目前4个实验区的现状来看,由于高考方案滞后于课程改革方案,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2004年,这4个省实行高中课改,但是高考考试方案于今年才出台。这让很多老师摸不着底,毕竟,在课改进程中很大程度上还要套用高考方案。这不仅导致课标模糊,还使得一些老师在讲课过程中生怕漏掉任何一个高考中可能出现的知识点,只好都讲一遍,反而加大了学生的负担,使他们总是喊“课多、作业多”。

杨国金老师说,我省实行高中课改的方案还在制定之中,应该有条件将课改方案和考试方案同步公布。并且,各高中应该提前作好准备迎接新课改的到来。

3.课程改革要长远规划,积极稳妥推进。从各地推进课改的经验和教训中可以看出,改革要有理想,但是不能过于理想;改革要面对现实,但是不能迁就现实。另外,课改最难处是大学如何招生的问题。要扩大大学的自主招生权,关键是建立有效的社会诚信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责任编辑:yuxue)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
  • 意向专业:
  • 学生姓名: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您的问题:
  • 《隐私保障》

高考低分择校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