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女孩喜圆剑桥梦 细谈参加洋“高考”的特殊感受
培养向上的“倔强”精神
走进汤婧的家,朴实的家中让人感觉一种书香的气息。母亲说,女儿从小性格倔强,争先意识特别强,这可能是受到父亲性格的影响。汤父是老柳高的学生,毕业后在原柳州市无线电二厂工作,1977年恢复第一届高考后,考上了广西大学化工专业,但是汤父一直想读无线电专业,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父亲当年没有就读,而是连续报考了三年,可惜还是没能如愿。
父亲的“倔强”性格传给了汤婧,在1998年参加柳州市学生文化艺术节钢琴比赛时,汤婧在赛前准备了两首曲子,其中一首中国曲子是在预赛时用的,没想到在预赛那天高手如云,汤婧只好临时决定把决赛时用的一首外国曲子拿出来弹奏,结果顺利进入了决赛。可是,决赛在一个星期后就举行了,由于没有备曲,指导老师都有些放弃了,但汤婧凭着坚强的毅力,在短短的一个星期时间内,把贝多芬的一首高难度乐曲背了下来,在决赛中获得了二等奖。而这种“倔强”精神,也在汤婧的学习生活中延续。
重视学习过程而非结果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汤婧在小学参加数奥班,遇到难题时,父亲没有直接告诉她一道题的正确答案,而是启发她解题的思路,让其自己独立去分析,寻找问题的答案。这种长期引导式的教育,培养了汤婧收集、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汤婧念小学时,在香港教大学英语的小姨牞就经常拿香港那边的英语新教程练习题给她做,使她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13岁时,汤婧在柳州市第15中学读完初一,在小姨的教育理念的感染下,也为了体验一个全新的语言环境,她来到新加坡莱佛士中学就读。在新加坡读书的四年期间,汤婧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国外学校老师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式的,老师告诉学习方法和要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到网上找资料自学,他们十分重视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参加洋“高考”的特殊感受
在新加坡莱佛士中学读了四年,汤婧通过了学校的Ordinary-levels考试(即英国学生完成第一阶段中等教育所参加的主要会考),凭着在Ordinary-levels考试中的优异成绩,汤向平均录取率只有13%左右的英国剑桥大学递交了申请书,在国外,一般都是根据平时成绩,先通过面试考核全面素质关,才有资格进入最后的笔试。汤婧有幸获得了面试的机会,而参加剑桥大学的面试,会从中筛选掉大批人,因此能通过面试的都是幸运儿。剑桥大学的面试主要分两部分,一是考官通过交流,考察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和是否关心时事;另一部分是考官从一个案例中提取出几个角度刁钻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根本没有固定答案的,但非常能考验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平时积累的扎实基本功,使汤婧在面试中发挥得淋漓尽致,顺利通过面试,拿到了英国教育部颁发的英国剑桥大学预录通知书。但是按照规定,如果想被英国剑桥大学正式录取,必须在Advanced-level考试(是英国所有大学普遍接受的入学要求)中的数学、化学、生物、经济、历史、中文六个科目中,至少拿到三个科目的“A”等成绩。好强的汤婧不满足于学校的最低标准,在随后的一年半学习中全面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不仅全选了六个科目,而且都拿到了“A”等优秀成绩。最终成为报考剑桥大学中的佼佼者,获取了一张宝贵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谈及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汤婧父母最大的感受是,“从小培养孩子从学会到会学意识的转变,这很关键。”9月18日,汤婧就要启程去英国剑桥大学法律专业就读,继续放飞她的人生理想了,祝愿她在这世界上排名第三的学府里,飞得更远更高……
(责任编辑:yuxue)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