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还是“-20分”——论上海报考外地高校
2006-06-03 23:23:01
来源:搜狐网
据最新报道,2006年高考上海考生凡报考外地高校,第一志愿加20分,第二志愿加10分。
乍一看,这是一条对报考外地高校考生的利好消息。但稍加推敲,便会发现这是个明显的陷阱。
我们不妨计算一下,假设超过460分后每一分有1000人,所谓的“+20分”可以使考生排名推前20000名,录取机率“增加”了16.67% 。(2006年上海高考考生约12万人。)
但事实并非如此,你必须了解自己在与谁竞争。报考外地高校的考生实际要与之竞争的,只是同样报考外地高校的考生,与报考本地高校考生的分数无关。这样一来,大家都+20分,等于没加。(即 +16.67% =0)
非但如此,外地高校的录取名额并未增加,“加分”的刺激必然增加报考人数。假设外地高校录取5000人,原报考人数为10000人,则录取几率为 50% 。“加分”政策出台后,据最保守估计,报考人数将增加5000人(仅占总考生的 4% 左右)。而几率变为 33.34% 。因而,录取率直接下降了16.67% ,折算成考分为“-20分”。
在形同虚设的“+20分”的华丽外表下,暗藏着血红的“-20分”。为此,我们不得不质疑出台新政策的目的。从善意的角度来考虑,上海市教委可能是好心办坏事;深入点想,教委为了缓解上海高校录取压力,以如此的欺骗手段分流大量考生,使之报考外地院校,既能使自己摆脱困境,又可以赢得好名声。手法真是“高”啊!
乍一看,这是一条对报考外地高校考生的利好消息。但稍加推敲,便会发现这是个明显的陷阱。
我们不妨计算一下,假设超过460分后每一分有1000人,所谓的“+20分”可以使考生排名推前20000名,录取机率“增加”了16.67% 。(2006年上海高考考生约12万人。)
但事实并非如此,你必须了解自己在与谁竞争。报考外地高校的考生实际要与之竞争的,只是同样报考外地高校的考生,与报考本地高校考生的分数无关。这样一来,大家都+20分,等于没加。(即 +16.67% =0)
非但如此,外地高校的录取名额并未增加,“加分”的刺激必然增加报考人数。假设外地高校录取5000人,原报考人数为10000人,则录取几率为 50% 。“加分”政策出台后,据最保守估计,报考人数将增加5000人(仅占总考生的 4% 左右)。而几率变为 33.34% 。因而,录取率直接下降了16.67% ,折算成考分为“-20分”。
在形同虚设的“+20分”的华丽外表下,暗藏着血红的“-20分”。为此,我们不得不质疑出台新政策的目的。从善意的角度来考虑,上海市教委可能是好心办坏事;深入点想,教委为了缓解上海高校录取压力,以如此的欺骗手段分流大量考生,使之报考外地院校,既能使自己摆脱困境,又可以赢得好名声。手法真是“高”啊!
(责任编辑:yuxue)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