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广西为何要改高考模式?
2004-12-29 16:19:43
来源:中国教育报
在即将到来的2005年,广西高考将一改往年的考试方案,采用“3+小综合”模式。“3”是指语文、数学(分文、理)、外语,“小综合”是指理科综合和文科综合,这与近年来广西实行的“3+3”、“3+2”和“3+X”这三种高考模式有所不同。这一方案自11月18日正式向社会公布以来,社会各方面发表了评论,既有赞誉,也有疑虑。记者近日就此问题采访了广西招生考试院院长杨伟嘉。
杨伟嘉说,“3+小综合”模式作为一个高考改革方案,它涉及到的核心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考试科目的设置”,二是“录取分数制度”,三是“公布分数后填报志愿”,四是“复征志愿”。其中最为考生关心的是“考试科目的设置”,即由近年来实行的“3+X”调整为“3+小综合”。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国家高考在解决“怎样考”和“考什么”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高考科目设置方面,广西同全国一样,主要经历了“3+3”、“3+2”和“3+X”等三种高考模式。这三种科目设置方案,为高校选拔优秀新生,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为高校服务作出了贡献。
2005年广西之所以要改变原有高考模式,采用新的“3+小综合”考试科目设置方案,对此杨伟嘉解释说,主要考虑到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近年来“3+X”的实施情况促使我们进行改革。自从2002年起,广西高考科目设置方案为“3+X”,其中X设置了12个可选的科目组,其目的是要把统一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高校可以根据专业特点设置考试科目组,考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考试科目组。这个方案从理论上为高校按专业特性择优录取新生,为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搭建了平台。另一方面,由于“X”的可选范围覆盖了中学的主要课程,从政策导向上纠正了“3+2”考试模式对生物、地理两门课程的偏废,有利于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但是,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因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区均采用“3+小综合”科目设置方案,致使广西的高考方案成为“稀有”之物,难以得到高校的认同,方案难以实施到位。同时,在招生计划数和考生数没有达到足够大的情况下,小科目组招生计划少、考生少,必然导致科目组间录取分数线差距大,竞争失衡。由于小科目组考生少,也给中学组织教学带来困难。还有由于“组”的对应性强,高校和考生都相应地受到限制,也增加了录取程序的复杂性,影响了工作效率。
考试科目的设置还将直接影响高校对生源的选择。杨伟嘉分析认为,全国统考、统招是目前我国现阶段普通高校招生的主要方式。一个省(区)的考试模式不仅仅作用于本省(区),它同时作用于全国高校。是否能够有效地区分考生的水平,生源选择不受限制,录取操作简便,这是高校对高考科目设置的普遍要求。而广西近年来实行的“3+X”科目设置过于复杂,不利于高校对生源的选择。从考生多年来的报考情况看,考生希望在考试科目设置上尽可能简单些,尤以大科类(文史类、理工类)为最佳选择,这样既能充分发挥特长,又有较大的选报空间。而在“3+X”的科目组对应性的限制之下,考生填报志愿时可选择的学校和专业非常少,这与考生自由、广泛地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愿望是相矛盾的。
杨伟嘉说,基于服务高考的两个主体即高校和考生对广西高考考试科目设置的意见和建议,本着“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办人民满意高考”的指导思想,在过去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广西招生考试院确定了2005年高考考试科目设置的原则,其目的就是为了简化考试科目设置,便于考生报考,便于高校录取操作。同时,这种设置方法又可以降低考试工作成本,减轻考生负担,缩短考试时间,降低考务组织风险,以更好地做到“安全”和“公正”。
杨伟嘉说,广西招生考试院提出2005年采用“3+小综合”考试科目设置的建议,它不是简单地跟从,而是多年来在高考科目设置方案方面探索发展的结果。只有不断完善高考改革方案,为考生提供更多的服务,才能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考。
杨伟嘉说,“3+小综合”模式作为一个高考改革方案,它涉及到的核心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考试科目的设置”,二是“录取分数制度”,三是“公布分数后填报志愿”,四是“复征志愿”。其中最为考生关心的是“考试科目的设置”,即由近年来实行的“3+X”调整为“3+小综合”。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国家高考在解决“怎样考”和“考什么”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高考科目设置方面,广西同全国一样,主要经历了“3+3”、“3+2”和“3+X”等三种高考模式。这三种科目设置方案,为高校选拔优秀新生,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为高校服务作出了贡献。
2005年广西之所以要改变原有高考模式,采用新的“3+小综合”考试科目设置方案,对此杨伟嘉解释说,主要考虑到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近年来“3+X”的实施情况促使我们进行改革。自从2002年起,广西高考科目设置方案为“3+X”,其中X设置了12个可选的科目组,其目的是要把统一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高校可以根据专业特点设置考试科目组,考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考试科目组。这个方案从理论上为高校按专业特性择优录取新生,为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搭建了平台。另一方面,由于“X”的可选范围覆盖了中学的主要课程,从政策导向上纠正了“3+2”考试模式对生物、地理两门课程的偏废,有利于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但是,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因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区均采用“3+小综合”科目设置方案,致使广西的高考方案成为“稀有”之物,难以得到高校的认同,方案难以实施到位。同时,在招生计划数和考生数没有达到足够大的情况下,小科目组招生计划少、考生少,必然导致科目组间录取分数线差距大,竞争失衡。由于小科目组考生少,也给中学组织教学带来困难。还有由于“组”的对应性强,高校和考生都相应地受到限制,也增加了录取程序的复杂性,影响了工作效率。
考试科目的设置还将直接影响高校对生源的选择。杨伟嘉分析认为,全国统考、统招是目前我国现阶段普通高校招生的主要方式。一个省(区)的考试模式不仅仅作用于本省(区),它同时作用于全国高校。是否能够有效地区分考生的水平,生源选择不受限制,录取操作简便,这是高校对高考科目设置的普遍要求。而广西近年来实行的“3+X”科目设置过于复杂,不利于高校对生源的选择。从考生多年来的报考情况看,考生希望在考试科目设置上尽可能简单些,尤以大科类(文史类、理工类)为最佳选择,这样既能充分发挥特长,又有较大的选报空间。而在“3+X”的科目组对应性的限制之下,考生填报志愿时可选择的学校和专业非常少,这与考生自由、广泛地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愿望是相矛盾的。
杨伟嘉说,基于服务高考的两个主体即高校和考生对广西高考考试科目设置的意见和建议,本着“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办人民满意高考”的指导思想,在过去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广西招生考试院确定了2005年高考考试科目设置的原则,其目的就是为了简化考试科目设置,便于考生报考,便于高校录取操作。同时,这种设置方法又可以降低考试工作成本,减轻考生负担,缩短考试时间,降低考务组织风险,以更好地做到“安全”和“公正”。
杨伟嘉说,广西招生考试院提出2005年采用“3+小综合”考试科目设置的建议,它不是简单地跟从,而是多年来在高考科目设置方案方面探索发展的结果。只有不断完善高考改革方案,为考生提供更多的服务,才能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考。
(责任编辑:yuxue)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