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二卷物理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持续更新
2025年新高考二卷物理考试时间为6月8日9:00-10:15,对于参加 2025 年新高考二卷的海南、辽宁、重庆、吉林、黑龙江、广西、贵州、甘肃、山西、四川、陕西、内蒙古、青海、云南等17省(区、市)考生而言,真题及答案解析可以帮助考生高效核对答案、分析考点,本文一起来看。
一、2025年新高考二卷物理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
根据各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实施办法》,新高考二卷省份物理科目均安排在6月8日上午9:00-10:15进行,考试时长75分钟,满分100分(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时按等级赋分制折算)。具体省份时间安排如下:
省份 考试日期 开考时间 结束时间
辽宁 | 6月8日 | 9:00 | 10:15 |
重庆 | 6月8日 | 9:00 | 10:15 |
海南 | 6月9日 | 8:00 | 9:30 |
吉林 | 6月8日 | 9:00 | 10:15 |
黑龙江 | 6月8日 | 9:00 | 10:15 |
广西 | 6月8日 | 9:00 | 10:15 |
贵州 | 6月8日 | 9:00 | 10:15 |
甘肃 | 6月8日 | 9:00 | 10:15 |
山西 | 6月8日 | 9:00 | 10:15 |
四川 | 6月8日 | 9:00 | 10:15 |
陕西 | 6月8日 | 9:00 | 10:15 |
内蒙古 | 6月8日 | 9:00 | 10:15 |
青海 | 6月8日 | 9:00 | 10:15 |
云南 | 6月8日 | 9:00 | 10:15 |
宁夏 | 6月8日 | 9:00 | 10:15 |
新疆、西藏地区为传统高考模式,物理科目在理综科目进行考试,考试时间为6月8日上午9:00-11:30。四川高考物理答案已出炉:
本文将持续跟踪各省真题发布动态,考试结束后48小时内完成答案汇总与深度解析,并结合各省评分细则,提供主观题答题模板(如实验题 “原理→步骤→误差分析” 框架),帮助考生精准估分。
试卷题型分布与命题特点(非官方):
(一)选择题(43 分,约占 43%)
1. 题量与考查范围
题量:共 10 题,其中7 道单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和3 道多项选择题(每题 5 分)。
核心模块:
力学(4-5 题):重点考查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等核心规律。
电磁学(3-4 题):涉及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等动态分析。
热学与光学(1-2 题):聚焦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光的折射与干涉现象。
原子物理(1 题):考查原子核反应方程、光电效应等基础概念。
2. 命题形式示例
情景应用题:如 “某新能源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能量回收效率的计算”,要求结合实际情境分析物理原理。
图像分析题:给出 v-t 图像或 F-x 图像,要求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或做功情况。
(二)非选择题(57 分,约占 57%)
题型 题量 分值
实验题 | 2题 | 15分 |
计算题 | 3题 | 42分 |
答题规范提示
过程分解:复杂计算题需分阶段分析(如 “加速→匀速→减速”),每阶段对应物理规律。
公式标注:写出关键公式时需注明适用条件(如 “动能定理:W=ΔEk”)。
结果验证:计算结果需符合物理常识(如速度方向、能量守恒)。
部分样题解析(以高频考点为例):
(一)选择题样题
题目:(2025新高考二卷模拟)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连接质量为 m 的物块。现用水平力 F 缓慢推动物块,使弹簧压缩至最短,此时弹簧弹性势能为 Ep。撤去力 F 后,物块沿光滑水平面运动,最终与墙壁发生弹性碰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第一次离开弹簧时的动能为 EpB. 物块与墙壁碰撞后的速度大小为√(2Ep/m)C. 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静止的总路程为 Ep/(μmg)D. 弹簧压缩过程中,力 F 做的功等于 Ep
答案:D
解析:
A 错误:弹簧弹性势能完全转化为物块动能,即 Ep=mv2,故物块第一次离开弹簧时动能为 Ep。
B 错误:弹性碰撞后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故速度大小仍为√(2Ep/m)。
C 错误:题目未提及摩擦力,假设水平面光滑,物块将持续做往复运动,总路程无限大。
D 正确:缓慢推动过程中,力 F 做功等于弹簧弹性势能增量。
(二)非选择题样题(计算题)
题目:(2025新高考二卷预测)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面上,间距为 L,左端接有阻值为 R 的电阻。质量为 m、电阻为 r 的金属杆垂直导轨放置,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 B。现给金属杆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 v,杆最终静止。求:
金属杆运动过程中通过电阻 R 的电荷量 q;
金属杆克服安培力做的功 W。
参考答案:
电荷量 q=ΔΦ/(R+r)=BLx/(R+r),其中 x 为杆滑行距离。由动量定理:BILΔt=mv,I=q/Δt,联立得 q=mv/(B2L2/(R+r))。
由能量守恒,动能完全转化为焦耳热,W=mv2 - Q,其中 Q=I2(R+r) t。代入 q=It,得 W=mv2 - (q2(R+r))/t。最终 W=mv2。
(责任编辑:刘涛)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