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省语文试卷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含作文范文
2025年陕西省语文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7日早上9:00-11:30进行,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试卷分为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四大部分,本文将整理语文试卷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并提供作文范文,供考生参考。
一、2025年陕西省语文试卷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2、2025年陕西语文试卷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2025年陕西语文考试时间为6月7日9:00-11:30,本文将在考试结束后立即更新语文试卷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3、2025年陕西语文作文真题及范文
2025年陕西语文作文真题及范文将在语文考试结束后进行公布,以下为模拟作文真题及范文示例/解析,供参考。
真题呈现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陕西华阴老腔艺人的排练厅中,演员用传统唱腔演绎现代故事;在西安的超级计算中心,工程师用AI算法优化兵马俑修复方案,却始终保留人工修复环节。有人认为,传统是文化的根基;也有人认为,现代是发展的引擎。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观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文解析
标题:以传统为根,以现代为翼
正文
在终南山的晨雾中,道长用古法炼制丹药,而科研人员用光谱分析检测成分。这种“手工与科技”的碰撞,恰如黄河的泥沙与钢索的坚韧——看似对立,实则共生。
传统之力,需以坚守为舵
延安某中学的“非遗实践课”实验显示,学生使用AI工具设计剪纸图案时,85%的参与者能识别出“对称美学”的核心原理,但仅12%能掌握传统剪纸的“折剪技法”。这种“工具使用”与“深度创新”的差距,在当代文化领域同样显著。2025年,陕西非遗保护中心在修复凤翔泥塑时,采用3D打印技术却坚持手工上色。正如《考工记》所言:“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真正的文化传承,从不是对传统的简单否定,而是以敬畏之心照亮创新之路。
现代之智,当以协同为帆
榆林生态监测工程师,将区块链技术引入毛乌素沙地治理,使植被覆盖率监测效率提升40%,却始终保留牧民观测日志。这种“人机协同”模式,恰如黄帝陵保护中人工加固与自然风化的平衡。港珠澳大桥建设时,设计师为中华白海豚让道3公里,证明重大工程亦可与生态保护共赢。科技可以加速发展,却需恪守伦理的底线。
共生之道,应以责任为锚
当“AI画家”3秒生成万幅陕北民歌图案时,陕西师范大学学生却用三年时间走访民间艺人,将濒临失传的“陕北说书”编入校本课程。这种坚守,在西安城墙修复中同样可见:工程师用激光扫描技术修复砖石,却遵循“修旧如旧”的黄金法则。科技可以辅助修复,却需遵循“道法自然”的智慧。
结尾
站在“三秦大地”的历史坐标上,我们既是技术革命的弄潮儿,亦是文化守护的践行者。愿以坚守为舵、协同为帆、责任为锚,在传统与现代的交响中,谱写属于陕西大地的文明诗篇。
(责任编辑:刘涛)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