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网,提供查院校、选专业、填志愿,高考择校路线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 : 8:00-20:00

作文如何避免空洞

2008-12-26 17:49:39 来源:
总有迷惑不解的学生来问:老师,我这篇作文明明写了很多东西,密密麻麻好几张纸,你怎么还说我“空洞”?如果我指出了空洞的方面,学生照样还会迷惑:我那不是思想吗?思想怎么会是空洞的呢?看来,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没有具体实践作为认识的前提,可能还是难以领会。那么我就试着从最具体的地方来作答。

  首先,什么是内容?针对高中生作文而言,内容一般指文章中的思想、情感、观点、人物、场景、事件、引用的材料等,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内容要求。

  其次,为什么有的文章会给人空洞的感觉呢?什么样的文章会使人觉得空洞呢?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

  一般来说,考场作文表现空洞的有下列几种情况。首先是文体模糊,泛泛而谈,或者文章头绪众多,不知所云。这是近十年来作文命题淡化了文体要求导致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有较大的写作自由度,但是因为忽视了最基本的叙事和议论能力的培养,所以有很多学生失去了基本的叙事、议论能力;其次议论性的文字观念陈旧,甚至只陈述事实而没有提出观点,加之材料贫乏落伍,让人看了如同没看一样;第三是记叙性的文字缺少必要的事件或者对人物的描述,只作宽泛的抒情。

  针对以上的情况,我的建议是——

  一、平时作文练习要有文体意识。尽管高考作文已没有特定的文体要求了,但是作为高中生来说,写作还是需要一个明确的规范的,而文体的内在要求就是一个很好的规范。

  二、写自己熟悉的题材。造成文章空洞很大的原因是对话题的不熟悉,所以应该尽量挑选熟悉的来写,比如自己最熟悉学校、学习生活,父母、老师、同学等等。

  三、如果是议论性文章,要明确你的观点,用尽量多的事例来进行论证。材料尽量采用最近发生的;在写作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把写作过程看作一个自我辩论的过程。记叙文要尽量要有“事”和“人”。“事”要落实到具体的场景、氛围及过程的描述;人要有具体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的刻画,而不是空洞的抒情或者议论。但是抒情或议论过多还容易给人造成直白浅薄的不良印象。

  虽然,我在这里讲了很多,但在具体考试过程中,还是有很多人顾不上考虑这个问题的,就像庄子笔下的轮扁:在做轮子的时候是想不到那么多的,所有的教导也只是事后诸葛亮。但是只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引起注意,加强练习,一旦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写一篇规范、充实的作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责任编辑:卢雁明)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
  • 意向专业:
  • 学生姓名: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您的问题:
  • 《隐私保障》

高考低分择校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