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全国卷II评析 看明年考生备考新方向(2)
语言基础知识
第三小题考查语言的得体,调整了2016年考查连贯之关联词语的题型,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这种题型属于全国卷中的新题型,但是其他自主命题的省份之前就有所涉及,“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2014年江苏卷)。
第五小题考查语段的逻辑,这是一种新题型,考查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找出逻辑漏洞,并指出漏洞。提醒考生提升自己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注意逻辑的培养,培养语文的思维。
作文
2017全国Ⅱ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试题材料由精心选择的六个中华名句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自觉继承、转化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让每个考生有话可写的同时,还能够发挥个人特色。六个名句各有特点,审题立意具有很大开放度,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从“小我”到“大我”,各自独立又彼此关联。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是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分类探讨,在名句之间找关联性,进而探究内涵。
3.难易区分度的变化
2017年试题承继了以往重视基础考查的风格,强调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对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多文本阅读强调泛读与精读之间关系,侧重考查学生信息提取、筛选、概括等基本阅读能力。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难度与2016年相比,大致持平,只是难易分布点有所调整。论述文文本阅读注重对文体知识的考查,难度持平;2016年,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相比较,文学类较难,实用类较容易,延续2016年的趋势,文学类文学阅读难度较难,实用类文本阅读难度降低;文言文阅读较为容易;古代诗歌鉴赏,客观题的迷惑性较大,主观题难度降低;语言文字运用题形式多有变化,但难度不大。作文,审题的理解成本增大,但可供选择的范围广,难度与去年持平。
全国Ⅱ卷各个版块的能力考点分明,又相互配合,共同组成完整的能力考查体系,在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板块的考查重点,加强板块之间的联系,强调对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综合考查。但是相对前几年考题,选材方面还是有些不同,其一,选材更加注重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在作文材料中,用古诗文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其二,选材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用类文本阅读提到垃圾分类的概念,材料与生活息息相关。整个材料的选择与新课标倡导的提倡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一脉相承。
(责任编辑:卢雁明)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