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次新高考招生志愿填报 你准备好了吗

2017-06-08 08:34:11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浙江高考改革已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分类考试、多元化选拔格局基本形成。新高考招生不分文理,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考相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今年浙江省共有29.13万考生报考,比去年减少1.6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招生报名25.01万人,单独考试招生报名4.12万人。目前,在浙招生上千所高校生源计划,将于六月下旬填报志愿前统一公布,这是我省考生首次填报新高考招生志愿的重要依据。各位同学,你准备好了吗?

  高考招生录取

  新变化

  分段录取新三类

  普通类分提前录取和平行录取,原来分批改为不分批;按批次分批填报志愿、分批录取改为按考生成绩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院校平行志愿改为专业平行志愿;分批设提前录取改为只设一个提前录取。艺术类改三批录取为两批录取,分别为第一批和第二批;体育类改两批录取为一批录取;艺术类第二批和体育类均实行专业平行志愿,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

  分段划线新办法

  以普通类专业平行志愿为例,分别按实考人数的20%、60%、90%三段划线,在考生高考成绩发布时一并确定并公布分段线。即全省各段控制分数线根据实考人数的总分排序划定,总分排名前20%的考生先划定第一段线,前60%(累计)为第二段线,前90%(累计)为第三段线。

  多元选拔新格局

  除统一高考招生和单独考试招生外,今年在我省参加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有51所高校,省内地方属43所高校计划招生6700余名,北大、清华、浙大等8所高水平大学计划招生超过1500余名;高职提前招生39所高校计划招生1.49万余名,实行一档多投、双向互动选择、提前录取。

  志愿填报日程

  普通类提前录取和第一段,艺术类第一批(含提前录取)和第二批提前录取及第一段,体育类提前录取及第一段,在6月26日至6月27日填报志愿。

  普通类第二段、艺术类第二批第二段和体育类第二段志愿,在7月下旬同时填报,普通类第三段志愿单独在8月上旬填报。具体时间待定。

  普通高校自主选拔及高水平艺术团招生,在6月26日至6月27日与普通类第一段等同时填报志愿;已填报志愿但又放弃的考生,只能参加普通类第二段及之后录取。

  北京大学等7所高水平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在6月25日前完成录取,被录取考生不再参加统一高考志愿填报。

  传统志愿填报及投档

  传统志愿是以院校为单位设置的传统顺序志愿,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投档。不设院校服从调剂志愿,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调剂均须符合选考科目要求。

  普通类有政审、面试等特殊要求的军事、公安、定向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等院校进行提前录取,本专科安排在一个批次。考生一次性可填报不超过5个院校志愿,每校不超过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分段提供政审面试名单、分段投档录取;每段招生时,按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录取。艺术类第一批传统志愿设置3个院校,每校设3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

  平行志愿填报及投档

  平行志愿是指同一类、同一投档段次的招生院校专业(类)中若干具有相对平行关系的志愿,以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投档。

  志愿设置和填报:普通类设置专业平行志愿,依据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实考人数的20%、60%、90%分三段填报志愿,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艺术类第二批、体育类设置专业平行志愿,依据考生综合分成绩高低,分别按各类别实考人数的60%、90%分两段填报,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30个志愿。

  普通类投档:每一段均根据考生高考总分从高到低,按照1∶1投档比例,先从最高分考生开始,依次检索和投档,直接投到考生所填报的具体学校的具体专业(类);当检索到某一位次考生时,则遵循该考生所填报的1-2-3-4……80高校专业(类)志愿顺序检索,当考生分数符合某高校专业(类)投档条件即被投档。高考总分相同的考生,依据位次、志愿顺序投档。

  艺体类投档:艺术第二批、体育类不超过30个专业(类),每一段均根据考生综合分成绩,按照1∶1投档比例,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艺体类考生填报志愿时,不能兼报普通类提前录取志愿,可根据相关条件兼报普通类平行志愿;录取时按先艺体类后普通类的顺序进行。

  专业平行志愿投档,以考生符合所填报志愿的选考科目范围为前提。考生每次填报的志愿均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一旦被投档到其中一个志愿,其余志愿即失效。若投档后被退档,其他志愿也不能再投档。

  实行专业(类)平行志愿,可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考生不能录取到自己喜欢专业的纠结问题,扩大考生在录取环节的选择权,让考生“录其所愿”。

  高考志愿选报风险及误区

  高考平行志愿的设置,有效地减缓了填报志愿风险,但风险依然存在。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务必理性选择准确定位,此外切记规避以下常见误区:

  脱离实际缺乏理性

  不论成绩高低、身体状况,无视风险随意定位,片面选择填报一填了之;或者只看名次号,只考虑怎样不浪费分数,而忽视了考生本人的兴趣和特长等,入学后却发现就读专业并不适合自己。

  认为反正“机会多多”

  认为既然可填这么多志愿,而且是平行志愿,随便填也可以被录取,不会有无法投档或退档的可能性。事实上,如果考生定位偏高,那么无法投档的风险依然存在;平行志愿每一轮最多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一旦被投,“一段一次”投档机会即已使用,其余志愿同步失效;投过档又被退档,则其后续专业志愿不可再投,需在后一段重新填报志愿。

  非中心城市不选

  选择家门口或经济发达中心城市,这些高校往往凸显“分数高、要求高、消费高”等特征,如在沿海某些省会高校近年分数普遍递升就属于此类情况。

  非名牌大学或热门专业不报

  过分在意大学的排名,将导致填报志愿风险放大,高考分数一旦够不上,就失去了就读其他高校的机会。名校资源稀缺,你的竞争力够不够着实需要对照思考。何况即使名校也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某些普通院校的一些特色专业也具有很强的实力。投档后被退挡,并不都是那些排名靠后的考生,分数较高而又一味追逐热门专业也极有可能被“刷”下来。实际上专业冷热门是相对的,前几年招生热门的专业,毕业就业有时却变成了冷门。一心想进热门专业者,需综合评估进相应专业的可能性以及专业的未来发展冷热度,然后慎重定夺。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将于6月17日在浙江理工大学,6月18日分别在宁波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组织举办高校招生大型现场咨询活动。

  (责任编辑:郭峰)

分享“浙江首次新高考招生志愿填报 你准备好了吗”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