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网,提供查院校、选专业、填志愿,高考择校路线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 : 8:00-20:00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文言实词意义的推断

2017-06-06 06:29:49 来源:精品学习网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文言实词意义的推断"一文由育路编辑整理,更多精选内容请关注育路网!

  1、因文定义法。一个词一般有多个义项,然而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它的义项只有一个,因此我们要善于将实词放在语言环境中来考察,根据上下文进行词义的推断。如1993年六省市高考卷第13题,要求选择文末“予访得之”中的“访”字的词义,四个选项分别为:咨询;探望;寻求;访问。联系上文内容,李衡临终告诉儿子,他生前曾购置有“千头木奴”,只有“寻求”一义合适。又如1999年高考卷14题翻译题A项,“在郡多有出息——在郡中有多方面的发展前途”,这实际上是考查“出息”一词的意思。联系上文“资产巨富”和下文“常得郡县为征”、“为债数来”,就可推断这里的“出息”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同,不是指发展前途和志气,而是指资产的租息收益。

  2、语法结构分析法。即考察该实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确定其词性,从而推断其意义。如“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信”字,它显然是来修饰谓语“难求”的,作状语。状语一般由副词或形变词来充当,结合语境就可以推断出这个“信”是实在的意思。又如1986年高考卷第9题第2小题“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陈”,要求为“陈”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解释:A、chén陈列;B、zhèn阵地;C、zhèn阵容;D、zhèn列阵。要解答这个题目,就可借助语法分析。“陈”字前面有“而”与“对渭”连接,表明“陈”是一个动词,这样就可排除B、C两项;再看上下文,他们正在打仗,从而判断D项才是正确的答案。

  3、成语联想法。现代汉语中的成语,绝大部分来源于古诗文,因而有很多词语的文言意义在成语中得到了保留;在解释文言实词时,我们就完全可以联系成语来推断其意义。如要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涉江》)中的“薄”字意义,可以联想成语“日薄西山”,不难推断出“薄”是接近、迫近的意思。又如1997年高考卷第12题目A项“善才绳之”中的“绳”字,给定解释是“捆绑”,这种解释对不对呢?我们可以联想成语“绳之以法”,这成语中的“绳”是法律制裁的意思,由此可以推断“善才绳之”中的“绳”也是这个意思。

  4、整齐句式推断法。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相似的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中的“以”,比较难以理解,但借助该整齐的句式,就好推断了。“贤”对“忠”,意思相近;“以”对“用”,意思也应该相近。由此可以推断出“以”也作“被任用”讲。又如1991年高考卷第18题,考查“顽鲁者亦当矜怜”中“顽鲁”的意义,有四个可选答案:A、愚笨而鲁莽;B、固执而粗鲁;C、顽皮而愚蠢;D、愚昧而蠢笨。要解答本题,就可以利用它与前句“贤俊者自可赏爱”整齐的特点。“顽鲁”对“贤俊”,“贤俊”是“贤能而俊俏”的意思,那么与之相对应的“顽鲁”自然是“愚昧儿蠢笨”了。

  (责任编辑:郭峰)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
  • 意向专业:
  • 学生姓名: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您的问题:
  • 《隐私保障》

高考低分择校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