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网,提供查院校、选专业、填志愿,高考择校路线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 : 8:00-20:00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2017-05-27 05:44:17 来源:精品学习网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一文由育路编辑整理,更多精选内容请关注育路网!

  专题十七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2问题。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 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 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注:绿绮,古代的琴。

  1、李白这首诗写听琴,运用了_______________这一典故。该诗表现音乐的高妙并不是直接写琴声,而是从侧面重点描写______________ 。

  2、联系诗中所写的典故和最后一联所写的形象,简要说说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第3题。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3、这首诗主要描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不超过5个字);初夏天气的总体特点是_____________(不超过4个字)。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4-5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4、开头“莫听”“何妨”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篇借眼前景抒胸中情,诗中的“风雨”是实指,也是隐喻。联系诗人的政治处境,分析“风雨”的喻意,并概括诗歌所表现出的作者的生活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第6题。

  倦夜①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①。

  [注:①此诗为广德二年写于成都。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西北吐蕃兵又骚扰中原;并于广德元年十月,直捣长安,逼得唐代宗李豫一度逃往陕州避难。②徂:cú,过去;逝。]

  6、本诗为什么以“倦夜”为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牛峤的《定西番》一词,然后回答第7题。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7、本词通过描写什么风物来表现征人的什么情绪?

  答:

  (六)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8-9题。 西 楼 曾 巩

  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答:

  (责任编辑:郭峰)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
  • 意向专业:
  • 学生姓名: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您的问题:
  • 《隐私保障》

高考低分择校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