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网,提供查院校、选专业、填志愿,高考择校路线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 : 8:00-20:00

高考语文复习讲义精编(二)

2017-05-18 05:44:43 来源:精品学习网

  "高考语文复习讲义精编(二)"一文由育路编辑整理,更多精选内容请关注育路网!

  3、词义侧重的方面不同

  例如:

  ①上校同志的话像洪亮的钟声,一句句在大伙儿的心里响着。(侧重在音域宽宏)

  ②一声长长的嘹亮的呜叫声,从不远的地方传来。(侧重在音色清脆、高远)

  ③大家又笑起来,比刚才笑得更响亮,更长久。(侧重在声音响度大)

  4、词义的个体与集体不同

  例如:

  ①要想读书看报,至少得掌握最常用的词三千多个。(表示个体或普遍概念)

  ②一个人如果不认真学习口头和书面语言,他的词汇一定是贫乏的。(表示集合概念)

  5、适用对象不同

  例如:

  ①周总理正亲切地注视着我,目光中充满了关切,充满了爱护。

  ②那是标志着学生们对老师衷心爱戴的歌。

  ③同志们亲手纺的线织的布做成衣服,穿着格外舒适,也格外爱惜。

  (例①“爱护”用于对人或物的保护;用于物多指机器、国家财产。例②“爱戴”只用于人,且限于下对上、群众对、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与拥护。例③“爱惜”只用于珍惜会消耗掉的东西。如时间、生命、粮食等。)

  6、搭配对象不同

  例如:

  ①“拿摩温”为着要对东洋婆表示他管督的严厉,打得比平常格外着力。

  ②严格地说,这些古城不能称为真正的城市。

  ③苍白的脸色越来越严肃了。

  (例①“严厉”常与“制裁、批评、处分、惩罚”等词语搭配。例②“严格”常与“遵守、执行、要求、监督”等词语搭配。例③“严肃”多与“态度、作风、气氛”等词语搭配。)

  7、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

  例如:

  ①我国两千年前就发明了指南车。

  ②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了指南车的发明。

  ③秘密被发现了,宪警们把这个地下印刷所全挖出来了。

  ④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⑤如果她发觉是件代替品,她会怎样想呢?

  ⑥我们从窗口跳下去,落脚太重,被敌人发觉了。

  (就词性上说,上例中的“发明”“发现”既可以作动词,如①③句,又可以作名词,如②④句;而“发觉”则只能作动词。就语法功能上说,“发现”“发觉”都可以有被动句式,如③⑥句;而“发明”则没有这种用法。)

  8、感情色彩不同

  例如:

  ①小米加步枪的延安精神永远鼓舞我们战胜一切困难。

  ②见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演说,不调查,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

  ③他这个人啊,骄傲、自负,总是鼓吹自己。

  (上例中的“鼓舞”是褒义词,如①句。“鼓动”是中性词,用于褒义,指激发、动员,如②句;用于贬义,指怂恿,如“鼓动闹事”,贬义用得较少。“鼓吹”如今多用作贬义,如③句。)

  9、语体风格不同

  例如:

  ①于是出版社又来商量,说是很多读者要求重印。(侧重于口语)

  ②机构是可以组织的,条例大有商榷的余地。(侧重于书面语)

  ③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商讨科学发展规划。(具有庄重色彩)

  ④为了全胡同的事,大家常常到一块儿商议。(用于较普通的场合)

  ⑤天刚刚黎明,他就起身走了。(文学用语)

  ⑥情报送到了,战斗大概在明天拂晓时进行。(军事用语)

  B.虚词主要考查搭配习惯

  1.关联词。比如:不是……而是……,不是……就是……

  不但……而且……,即使……也……

  既然……就……

  2.介词结构。

  例如:一只大鸟(从、在)水面上飞起。

  (从……上……表示的是动态的。在……上……表示的是静态的。故而应选“从”。)

  3.副词。

  例如:中美关系(一再、再三)动荡,不符合双方根本利益。

  (“一再”、“再三”都有一次又一次的意思,在表示人的主观的动作行为前面,两个词都可以用。但不用于人的时候,只能用“一再”不能用“再三”。)

  (责任编辑:郭峰)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
  • 意向专业:
  • 学生姓名: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您的问题:
  • 《隐私保障》

高考低分择校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