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的对外开放

2017-05-08 18:36:36 来源:精品学习网

  育路网收集和整理了“2017年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的对外开放”,以便高三学生生在高考备考过程中更好的梳理知识,轻松备战。祝大家暑假快乐。

  中国古代的对外开放

  一、秦汉时期

  特征:时期主要往来的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一些国家。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

  1、丝绸之路

  ①开通条件

  A、西汉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

  B、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

  ②路线: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葱岭→大月氏→安息→大秦。

  ③意义: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中国的铁器、丝绸、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海上丝绸之路

  ①时间:汉武帝后。

  ②路线:广东沿海港口→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

  ③意义: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3、与安息的交往

  ①安息利用丝绸之路与汉朝频繁交往。

  ②安息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与大秦之间进行丝绸转手贸易。

  4、与大秦的交往(指古罗马)

  ①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至波斯湾,未能到达大秦。

  ②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出使者到达东汉(此史实记载于《后汉书》中)。

  育路网编辑会在第一时间发布高考复习相关信息,请中考生和家长们及时关注育路网!

  (责任编辑:郭峰)

分享“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的对外开放”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