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网,提供查院校、选专业、填志愿,高考择校路线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 : 8:00-20:00

高考语文成语运用题九大容易失分的陷阱

2017-04-28 06:16:08 来源:精品学习网

  "高考语文成语运用题九大容易失分的陷阱"一文由育路编辑整理,更多精选内容请关注育路网!

  成语运用是历年高考经常涉及的一种题型,命题者常通过设置一些雷区来考查考生的辨识能力。下面,笔者结合相关高考试题及模拟试题,对常见的九大雷区设置作些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理解上的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

  (1)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2012年山东卷)

  (2)编辑部收到的这些稿件都是不刊之论,无法采用。

  在(1)句中,“瓜田李下”是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该词源于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用在此处属望文生义之错误。在(2)句中,作者显然将“不刊之论”的“刊”理解成了“刊载”。而实际上“不刊之论”这一成语意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消除;修改)。”这样的稿件任何一个编辑部都是求之不得,怎会无法采用呢?

  二、褒贬不当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三种类型,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的错误。如

  (1)小王深受大家信赖,这次被选为学生会主席,同学们无不弹冠相庆。

  (2)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2012年山东卷)

  “弹冠相庆”这一成语是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这是封建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写照,可见它是一个贬义成语。小王被选为学生会主席,学校的其他同学为其高兴庆贺,并非人人皆可当官,怎能用这一成语贬损他们呢?(2)句中的“巧舌如簧”这一成语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含有贬义,用在这儿亦是感情色彩不当。

  三、对象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的范围或误作它用。如

  (1)真奇怪,我的语文书怎么不见了,难道会不胫而走?

  (2)201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不胫而走”指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胫小腿),可见其使用对象是“消息、新闻、事件”等,不能用以指物品。本成语可改为“不翼而飞”(没有翅膀却能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2)句“豆蔻年华”出自唐代诗人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用“豆蔻年华”专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把“豆蔻年华”用在十八九岁的青年小伙子身上就闹出了笑话。

  (责任编辑:郭峰)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
  • 意向专业:
  • 学生姓名: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您的问题:
  • 《隐私保障》

高考低分择校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