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网,提供查院校、选专业、填志愿,高考择校路线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 : 8:00-20:00

8个方法令你轻松识别高考语文病句

2017-04-27 05:55:12 来源:精品学习网

  "8个方法令你轻松识别高考语文病句"一文由育路编辑整理,更多精选内容请关注育路网!

  一、留意句中的介词

  大多数介词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这就使得介词的使用比较复杂。它可以和动词一样带宾语,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造成语病。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 通过”“对、对于”“当……”“在……”“正……”。这些词在病句考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出错的频率也非常高,要引起注意。

  例如①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谁对谁呢?颠倒了主客体。)

  ②通过百部爱国主义影片的展播及其主题演唱会,使观众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通过”把“展播及其主题演唱会”变成了自己的宾语,而使全句的主语缺失。)

  ③剧组全体人员经过八十多天的苦战,一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十六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终于与观众见面了。(一个句子出现了两个主语“剧组全体人员”“《西游 记》”,是由于“经过”这个介词没有把“剧组全体人员”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应把“经过”调到“剧组全体人员”之前。)

  ④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呢?(“对于”湮没了句子主语,应去掉) ⑤只有把想法付诸于行动,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我们的目标。(“诸”即“之于”,与 \"于”重复。)

  二、留意句中的程度副词

  副词一般是用来修饰形容词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错,但我们须细心分析一下后面的形容词是否本身就包含了这个副词的含义,有没有造成语义的重复。这类副词主要有“十分” \"非常”“很””过分“等。

  例如①近几年,常有报纸对明星大肆吹捧,过分的溢美之词,助长了某些明星的骄傲情绪。 (”溢美”本身的意思就是“过分地赞美”,再加上“过分”,语意重复。)

  ②许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溺爱”含有“过分宠爱”的意思。)

  ③这是非常奇缺的药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奇缺”就是“非常缺少” 的意思。)

  三、留意句中两面性的词语

  两面性的词是指词语本身表达两个相反的语意。如“成败”、“得失”、“好坏”、\" 高低”、“能否”、“是否”等。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它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必须有与之相照应的词语或者语意。否则就会造成语意上的不对称。

  例如①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 ”,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为“取胜的关键”,或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 )

  ②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认识到,交通是否方便,是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条件。(“交通是否方便”说的是两种情况,而后面“是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条件”只谈了一个方面。)

  ③选择最可靠、最恰当的材料,对一篇文章的成败,常常有很重要的作用。(“最可靠 、最恰当”是单面的,而“成败”是双面的。)

  ④为了避免今后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这句话中的“避免”\" 不发生”就是“发生”,意思完全相反,应去掉副词“不”。

  四、留意句中指代性的词语

  使用代词的目的是使行文简洁。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指代不明,使文意模糊。在病句题中,代词使用的考查也较常见,所以一旦句中出现了代词,就要认真分析,弄清它所指代的对象。

  例如 ①忠王李秀成临刑前是不是很英勇呢?从一些记载上看,不是这样的。(前文说的是两 个意思很英勇或不英勇。“这样”这个代词倒底指代哪一个意思,句意模糊。)

  ②张主任和技术员小李正在谈话,他告诉他说“攻下这道关,就可以试制了。”(谁告诉谁?两个“他”均指代不明。)

  ③ 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的功力用在这方面。(“这”指“搜集史料”,还是“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呢?)

  ④今天下午,张董事长、王总经理和其他公司领导一起参加了市里举办的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其他”可以限制“公司”,也可以限制“领导”,造成歧义。)

  (责任编辑:郭峰)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
  • 意向专业:
  • 学生姓名: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您的问题:
  • 《隐私保障》

高考低分择校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