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技巧科技文阅读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技巧科技文阅读"一文由育路编辑整理,更多精选内容请关注育路网!
都说科技文阅读是鸡肋,反复操练不见效,可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其实,高考科技文阅读并没有这么“无趣”,要攻克科技文阅读,还是有不少内在规律可以遵循。简单地说,做科技文阅读题,应分“初读”和“再读”,每次阅读各有侧重点。“初读”时可读得仔细一些,注重汲取文字信息;“再读”则要快速回读,寻找文字材料与题目的对应关系。下面就展开详细的分析。
? ?一、初读勤圈划
\"初读”时,应注意圈划文章要点。圈划法是适用于一切文体的经典阅读方法,较之其他文体,科技文更注重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文意的能力和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因此圈划法意义重大。圈划法常见误区有二一是贪多求全,二是重点不准。那么,应如何避免误区,真正用好圈划法呢?
? ?1. 圈划原文
? ?A.划观点
社科文注重论述的清晰性和科学性,故多用总—分、分—总、总—分—总结构来营构段落,谋篇布局。基于此,考生宜高度重视圈划文章的主旨句、观点句或结论句。划出了这些句子,即在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和结构脉络。
考生如何在紧张的阅读中快速找到这些提纲挈领的观点句呢?常用方法有二。一是要重视文章起承转合处的关键句。如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前后照应句,往往都是明示或隐藏文章观点的地方。二是要重视抓关键词。阅读时如遇到“认为、说明、表明、证明、指出、预言、假设、结论、所以、告诉我们”等词时,要多长个心眼,因其后往往多是起到提纲挈领作用的结论性的句子。
? ?B.划概念
社科文中常会出现很多专业术语,考生如能划出概念,就能较快理解概念内涵和不同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理清思路。近年来,概念理解题屡见不鲜,这源于命题者重视考生在对概念外延和内涵的分析过程中准确把握文章信息的能力。现以2008天津卷试题为例作一说明。
书院教育,是宋元明时期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不过,那时的书院主要还只是编书、藏书以及读书的场所。作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教育场所的书院,是到宋代才出现的。当时,刚刚经历五代十国战乱,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一些思想家也需要自己的宣传阵地,以私人讲学为核心的书院教育,就顺应这种时代需要而出现了。宋代书院教育,以其官私结合的教育体制以及完善的教育组织形式,呈现出与古代私学大不相同的面貌。不仅如此,书院教育与宋代官学之间也有较大区别。虽然书院也选用儒家经典作为教材,但它更侧重于引导生徒修养品性、增长才识,而不是为了适应科举。不过,书院的教学内容又都不出北宋官学以及科举所要求的范围,也正因为如此,书院能够得到宋代官府的鼓励,并获得长足的发展。
科技文中的概念,有的直接用“概念 =种差 + 属概念”的模式,有的则由于概念内涵较为丰富,种差分散于段落间,需要我们有效筛选信息,用以上下定义模式加以概括。以上文为例,书院教育的属概念是“教育组织形式”,而种差有四。一是书院教育出现时期宋元明时期;二是书院教育诞生原因为振兴文化教育,宋代思想家需要以私人讲学为核心的宣传阵地;三是教育体制官私结合;四是育人目标选用儒家经典,引导生徒修养品性、增长见识。由此不难概括出书院教育的概念书院教育是宋元明时期以官私结合为教育体制以思想家私人讲学为核心选用儒家经典引导生徒修养品性、增长见识的教育组织形式。考生在圈划概念时,可具体概括出概念,也可分点标出种差和属概念,总之要注重完整全面。
? ?C.划副词
科技文重视表达的科学和严密,高考科技文设题又喜欢在范围、程度、时态等细节上做文章。因此,考生如能在初读文章时就找出彰显科持文严密性的词语,定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错误。考生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可能、或许、全部、大多数、将要、已经”等词时,应先圈划出来。
? ?D. 划难点
在阅读过程中,很多考生常常因不能理解文章的局部段落和细节而出现急躁情绪,从而错过了读懂文章的大好机会。其实,在初读文章时,读不懂是常有的事,学生、老师概莫能外。对于读不懂的段落和细节,考生可先圈划出来,然后可用两种方法处理。一是圈划后马上回读,通过对局部的细读来突破阅读障碍;二是读完全文后,在第二遍快速阅读时带着疑难思考难懂段落与全文的关系,既重视整体联系,又重视局部细读。
(责任编辑:郭峰)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