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生物减数分裂知识要点

2017-04-06 15:28:01 来源:精品学习网

   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下文整理了这篇2017年高考生物减数分裂知识要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

  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

  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

  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

  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

  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

  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

  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 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① 男 > 女

  ② 隔代遗传(交叉遗传)

  ③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

  ① 女>男

  ② 连续发病

  ③ 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3)伴Y遗传的特点:

  ①男病女不病

  ②父→子→孙

  以上就是育路网的编辑为各位考生带来的2017年高考生物减数分裂知识要点,希望给各位考生带来帮助。

  (责任编辑:卢雁明)

分享“2017年高考生物减数分裂知识要点”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