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知识点
君主立宪制是相对于君主独裁制的一种国家体制,育路网整理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知识点,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必要性: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
①13世纪,《大宪章》开始给王权设定限制---为《权利法案》的颁布奠定了基础;
②13世纪,议会制度的雏形创立:国王、上议院(贵族院)、下议院(平民院)。
③“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权;
④《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初步形成。
《权利法案》限制国王在立法司法、税收、军事、选举等方面的权力,表明英国统治方式由人治转向法治。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形成:光荣革命后摆脱王室,独立行事,首相是政府行政首脑(1721年第一任内阁首相是沃波尔)
(2)机制:
①内阁专对议会负责。
②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③十九世纪两党制形成,首相与内阁从多数党中选出。
④两党轮番执政。
特点:
①最高决策权与行政权:在首相而不在国王。
②内阁负责对象:是议会而不是国王。
③首相和内阁的产生:由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出任,而不是国王任命。
④政治制度的基础:是代议制民主而不是专制和独裁。
3、代议制下的民主化趋势
代议制的含义: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利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1)议会改革的背景:
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
(2)英国民主化的进程:
1832年,议会选举制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特点:连续性;渐进性;创新性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更多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请关注育路网。
(责任编辑:郭峰)
分享“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知识点”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