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轮复习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

2017-03-18 16:00:37 来源:精品学习网

  “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育路小编准备了高考第一轮复习历史重要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2017高考历史德意志的统一之路知识点

  德意志统一发生于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成功统一了多个德意志邦国,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一、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1.统一的背景: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德意志境内各地经济连成一体

  2.统一的方式:王朝战争

  3.统一的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成立

  4.统一的意义:结束割据局面,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德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

  1.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浓厚专制色彩的帝国宪法正式颁布

  2.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三、“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

  1. 一战后,德意志帝国覆灭

  2. 1919年8月,魏玛共和国建立(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

  3. 20世纪30年代德国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二、盘点高考历史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知识点

  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立法权、行政权。

  一、共和国的建立

  1.法国大革命

  ①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

  ②1791年9月,制宪议会颁布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2.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792年9月,国民大会宣布法国为共和国

  二、政体的曲折发展

  1.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2.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

  3.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三、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1875年1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为共和国,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建立。

  三、2017年高考历史复习美国的新体制知识点

  联邦制原则使美国拥有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

  背景:松散的州际联盟弊端暴露

  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

  原则: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发展:1789年制定出宪法的前10条修正案

  二、联邦制的巩固

  1. 1787年联邦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政体为资产阶级总统共和制,但州权主义观念仍很活跃。

  2. 内战结束后,美国宪法修正案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巩固了联邦的统一。

  三、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1.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美国的两党有其截然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群众;

  3.两党操纵着美国生活的政治选举。

  四、高考历史复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

  资本主义并没有准确定义,不同的经济学家也对资本主义有不同的定义。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大宪章》:给王权设定了界限

  2.《权利法案》

  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

  内容: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明确限

  影响: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从人治走向法治)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 1721年,罗伯特•沃尔波成为第一任首相

  2. 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3. 两党制逐渐形成,首相和内阁从多数党中选出

  三、民主化趋势:1832年议会改革法,扩大的选举范围,确保资产阶级民主正体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五、备战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封制知识点

  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六、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宗法制知识点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七、2017高考历史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知识点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高考第一轮复习历史重要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郭峰)

分享“高考第一轮复习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