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介绍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3年,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37年,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出任校长,一大批学者受聘到校任教,奠定了学校较高的发展基点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开创了云大办学历史上的个辉煌时期。20世纪40年代,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国大学之一。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世界大学之一。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本科类)
本专业现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1人,副教授8人,讲师(含实验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具有硕士学位4人。拥有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和土地资源管理3个硕士点,下设自然地理实验室、数字地球与遥感实验室、喀斯特环境实验室、第四纪环境实验室、测量与地图室。本专业与国外教育、研究机构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国内区域发展管理的理论及应用领域优势明显,在土地资源开发与管理、水资源利用、高原山地灾害、喀斯特地貌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广泛,成果丰厚,并一直进行着中国西部的系列科学探险考察。
历届毕业生主要去往各省、市的国土、测绘、环保部门、各类资源管理机构、环境保护部门,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研、教学、规划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广受好评。近年来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较高。
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具有一定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地质学基础、现代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普通水文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普通生态学、地图学(含专题地图实验)、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计量地理学、GIS原理与应用(含实验)、遥感基础与图像解译原理(含遥感图像处理实验)、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自然资源学、土地利用评价与规划(含实验)
就业方向:国土、测绘、环保等部门、各类资源管理机构、科研院所、教育和培训机构、相关领域的咨讯公司、非政府组织、其它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责任编辑:吴健强)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