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下册期末常考知识点

2017-02-20 23:21:40 来源:精品学习网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1、在胚芽鞘中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

  ①: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

  ②: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

  ③: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多生长的快,生长素少生长的慢),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3、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4、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在植物体中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分布: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5、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忍受能力不同:茎 > 芽 > 根

  6、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在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7、生长素的应用:

  无籽蕃茄:花蕊期去掉雄蕊(未授粉),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柱头

  顶端优势: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大量运输给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

  去除顶端优势就是去除顶芽

  用低浓度生长素浸泡扦插的枝条下部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8、赤霉素 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叶

  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果实的成熟。

  脱落酸 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

  分布:将要脱落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

  主要作用: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细胞分裂素 合成部位:根尖

  主要作用:促进细胞的分裂

  乙烯 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

  主要作用:促进果实的成熟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

  1、种群特征 增长型

  年龄组成 稳定型

  衰退型

  性别比例

  2、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样方法(植物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动物)、标志重捕法(运动能力强的动物)

  3: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称

  群落: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

  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4、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① “ J”型增长曲线

  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

  ②“ S”型增长曲线

  条件: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

  5、K值(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

  6、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互利共生(如图甲):根瘤菌、大肠杆菌等

  捕食

  (责任编辑:康彦林)

分享“高一生物:下册期末常考知识点”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