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政治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及其形态知识点

2017-02-15 16:19:23 来源:精品学习网

   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下文整理了2017年高考政治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唯心主义

  主张

  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它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把主体的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意识世界中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例如:庄子(万事于我为人)、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贝克莱(存在即是被感知)等。

  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法则、众生业力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指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有神论都是客观唯心主义。例如: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朱熹(理在事先)、黑格尔(存在即是合理、世界史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唯物主义

  主张

  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客观世界独立于意识之外,主观能动性区别于其它生命意识。它包括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

  把某种或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物质本原和统一的物质基础。如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

  机械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问题的哲学学派。

  辩证唯物主义

  由辩证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认识论三部分组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它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

  以上就是育路网的编辑为各位考生带来的高考政治知识点,希望给各位考生带来帮助。

  (责任编辑:卢雁明)

分享“2017年高考政治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及其形态知识点”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