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2017-02-15 16:09:21 来源:精品学习网

   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下文整理了这篇高考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兴起原因

  ①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激化;

  ②外部原因:鸦片战争是推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外部原因;

  ③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2目的

  推翻清朝统治

  3经过

  ①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②兴起和发展: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1856年全盛时期。

  ③转折和失败:1856年天京变乱,由盛转衰;1864年天京失陷。

  4重要纲领

  ①《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内容: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

  结果:

  无法实施(根本原因—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评价:

  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革命性:

  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对封建土地制度的彻底否定

  局限性:

  绝对平均主义,无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是空想,无法实现(空想性:平均分配财产必将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根本无法实现;落后性:平均分配一切财富,显然与中国当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向相违背;《天朝田亩制度》是由农民的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决定的,在具体实践中是无法实行的)

  ②《资政新篇》(1859年)

  内容:

  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的治国方案,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学习西方资本主义

  结果:

  无法实施(根本原因—缺乏实施的社会条件)

  评价:

  进步性: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当时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脱离当时社会实际,无法实现。

  5作用

  动摇了清朝统治的基础,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6局限性

  农民阶级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没有超出旧式农民战争的范畴,不可能领导革命走向成功。

  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①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任务,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

  ②它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灭,这是以往农民战争所不曾遇到的新情况;

  ③近代的中国农民已经能够放眼世界,从西方寻找自己的思想武器,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以上就是育路网的编辑为各位考生带来的2017年高考历史知识点,希望给各位考生带来帮助。

  (责任编辑:卢雁明)

分享“2017年高考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