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点:汉代思想的大一统

2017-02-15 13:17:12 来源:精品学习网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历史学是人类文明的轨迹。下面为大家推荐了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出现的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吸取秦亡的教训。

  2、主要内容:

  ①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

  ②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

  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4、作用: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但到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因:汉武帝大一统事业的需要。

  背景:(经济)经济发展,国家富强;(思想)黄老之学不适应。

  2、新儒学理论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黄老和法家思想 。

  3、新儒学内容:天人感应学说(基础);君权神授;大一统;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人伦道德标准,”王道之纲”。

  【注】天人感应思想:一方面是将君主作为最高象征;一方面制约君主.

  4、新儒学的影响:

  有利于君主统治和巩固国家统一; 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作用。

  5、新儒学的特点: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即宣扬君权神授,又继承和发挥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的思想;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儒学披上神学外衣。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秩序,所以成为正统思想。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及其影响:

  ①从此儒学在政治上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这是汉武帝采纳的根本原因)。

  ②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③推动重视教育的文化风尚。

  ④利用王权对思想进行干预,禁锢了文化思想发展,限制了民主思想自由发展。

  育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责任编辑:彭海芝)

分享“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点:汉代思想的大一统”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