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生物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2017-02-14 13:07:48 来源:精品学习网

   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下文整理了这篇2017年高考生物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经过高温为什么不会失去活性?

  60~100℃的高温可杀死S型肺炎双球菌细胞,一小部分DNA可以从死细菌释放出来。但60~100℃高温只能使DNA变性—DNA双链的解链。由于DNA双链是碱基互补的,当温度恢复到正常条件时,因加热拆开的两条DNA单链上的碱基又可迅速配对复性,并形成互补双链。

  S型肺炎双球菌如何使R型菌发生转化的?

  S型肺炎双球菌DNA进入R型菌这一过程的发生机理非常复杂,至今仍不很清楚。首先,R型细菌自身必须出现所谓的感受态,才能允许外源DNA进入。现在已经知道包括R型肺炎双球菌在内的一些细菌菌株,在培养基中生长的中晚期阶段,其中少部分细菌可自发获得感受态。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通过化学手段如氯化钙和物理手段如高压电击处理,诱导一些细菌进入感受态。细菌进入感受态后,外界的DNA分子就易于进入和通过感受态细菌表面的膜结构,进入细菌内部。研究表明,在进入R型肺炎双球菌之前,R型菌会释放内切酶将全长的S型DNA降解为一些片段;然后另一些酶使S型DNA的双链打开;此后一条DNA链被降解,一条DNA链进入菌体内部。最终S型DNA片段通过体内同源重组被整合到R型菌的基因组中。

  在“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中,给小鼠直接注射S型菌的DNA会使小鼠死亡吗?

  不会。导致小鼠死亡的是S型菌,不是S型菌的DNA。S型菌的DNA在小鼠体内会降解。

  R型肺炎双球菌的DNA放入S型细菌的培养皿中,S型细菌会不会变成R型细菌?

  不会。这是由于S型菌有荚膜,难以在自然条件下进入感受态,因而难以接受外源DNA。

  我们也会吃一些生物的细胞,其中可能有活性DNA,这些DNA会不会使我们的细胞变成其他细胞?

  高等动物的消化系统如胰腺可以大量分泌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能高效并完全彻底地降解通过饮食摄入体内的任何种类的核酸;同时,机体的组织和细胞内也有大量的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随时准备降解外来的核酸。因此,食物中的外源DNA和RNA分子是不能进入机体组织细胞内的。

  以上就是育路网的编辑为各位考生带来的高考生物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希望给各位考生带来帮助。

  (责任编辑:卢雁明)

分享“2017年高考生物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