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梳理

2017-02-14 09:48:16 来源:精品学习网

  历史教学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阵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是每位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育路小编准备了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第1课 近代世界的到来1500s—1800s

  一 ★文艺复兴(14世纪—17世纪)

  1.背景:14、15世纪,意大利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过程及内容:

  ⑴14世纪起源意大利,16世纪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⑵核心内容:人文主义。

  ⑶表现:追求现实幸福,反对禁欲苦行,提倡理性、科学,追求知识。

  3.主要代表:

  ⑴文学领域:

  ①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

  ②彼得拉克(人文主义之父,《歌集》)

  ③薄伽丘(《十日谈》)

  ⑵艺术领域:

  ①达芬奇(1452—1519);

  ②拉斐尔(1483—1520);

  ③米开朗基罗(1475—1564)。

  ⑶莎士比亚:16世纪的英国代表。

  4.评价:

  ⑴挑战了天主教会权威,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到来。

  ⑵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精神动力。

  ⑶解放了人的思想,促进了近代科学发展。

  ⑷过分追求物质享受。

  二 ★新航路的开辟

  1.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过程:

  ⑴1487年,葡萄牙王室支持下迪亚士达到“好望角”。

  ⑵1497—1498年,葡萄牙支持下,达伽马到达印度。

  ⑶1492年,西班牙支持下,哥伦布到达美洲。

  ⑷1519年,西班牙王室支持下,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3.影响:

  ⑴“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⑵封建主义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⑶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一体化开始启动。

  三 殖民扩张及影响

  1.荷兰殖民扩张:

  ⑴特点:

  ①造船业发达,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②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资金雄厚,且有政府做后盾。

  ⑵殖民活动:

  ①在非洲夺取好望角。

  ②在亚洲,于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夺取马六甲和锡兰,侵入印度尼西亚,一度占领中国台湾。

  ③在美洲,建立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

  2.★英国的殖民扩张:

  ⑴特点:

  ①“海盗国家”;

  ②黑奴贸易;

  ③成立东印度公司,获得政府支持。

  ⑵殖民活动:

  ①1651年《航海条例》

  ②英荷战争1652—1674;

  ③英法七年战争1754—1763;

  ④18世纪中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号称“日不落帝国”。

  3.殖民扩张的影响:

  ⑴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⑵拓展了海外市场;

  ⑶带来沉重灾难。

  四 ★宗教改革

  1.改革背景:

  ⑴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

  ⑶天主教会的反动统治。

  2.过程内容:

  ⑴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主张“信仰即可得救”。

  ⑵除路德派外,还有加尔文教、英国国教(《最高治权法案》1534)等,统称为“新教”。

  3.意义:

  ⑴进一步打破了对教会的迷信,

  ⑵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

  ⑶促进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⑷促进民族国家形成。

  五 ★近代自然科学出现和初步发展

  1.背景: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的思想

  2.近代科学特点:重观察和实验,具有严密逻辑体系。

  3.代表人物:

  ⑴哥白尼1543《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

  ⑵伽利略(1564—164;①自由落体定律②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创者。

  ⑶牛顿:

  ①1687《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②提出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③近代自然科学的集大成者。

  六 启蒙运动

  1.背景:

  ⑴17、18世纪,自然科学取得很大发展。

  ⑵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⑶专制王权和天主教会推行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

  2.思想主张:

  ⑴核心:理性。

  ⑵具体内容:

  ①提倡科学和民主、自由、平等,

  ②反对专制、愚昧。

  3.过程及代表人物:

  ⑴初期出现于英国:

  ①霍布斯:《利维坦》,反对君权神授,但不反对君主专制。

  ②洛克:《政府论》,君权民授,分权学说。

  ⑵高潮在法国:

  ①伏尔泰:《哲学通信》和《路易十四时代》,提倡君主立宪,但又赞成实行“开明专制”

  ②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③卢梭,《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说。

  ④康德:启蒙运动的总结者;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但同时坚持人要自律。

  4.影响:

  ⑴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到来。

  ⑵为资产阶级政体提供理论框架和支持。

  七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曲折确立:

  ⑴议会与国王的矛盾:

  ①1215年,贵族、教会领袖、市民迫使英王约翰签署《大宪章》以限制王权。

  ②1628年,议会通过《权利请愿书》,反对英王查理一世专制。

  ③1641年,长期议会通过《大抗议书》,谴责封建主义的罪行。

  ④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英国内战爆发。

  ⑵克伦威尔与护国政体:

  ①1644年,克伦威尔指挥马斯顿荒原战役,大败王军

  ②1645年,在纳西比战役中击溃王军主力。

  ③1649年1月,处死查理一世,5月,成立英吉利共和国。

  ④1653克伦威尔解散议会。12月,就任“护国主”。1658年因病去世。

  ⑶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其弟詹姆士一世,倒行逆施,激化矛盾。

  ★⑷光荣革命:

  ①1688年,议会迎立玛丽和威廉分别为英国女王和国王。史称“光荣革命”。

  ②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

  ★⑸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①1721——1742年,沃尔波儿经常主持内阁会议,成为实际上的第一任首相。

  ②但是,19世纪初,英国国王有时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任首相和内阁大臣。

  ③到了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逐步扩大和两党制的发展,责任内阁制最终确立。

  ★⑹责任内阁制的内涵:

  ①国王:国家元首,但我实权。

  ②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③首相:内阁首脑,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⑺意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英国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⑴独立战争:

  ①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

  ②《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标志美国独立;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⑵1787年宪法:

  ①主要内容:明确了联邦政体;总统、国会、法院分掌行政、立法、司法大权,且相互制衡。

  ②体现原则:代议制、分权与制衡、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⑶美国两党制:19世纪中期,最终形成;开始了两党交替执政。

  3.法国大革命:

  ⑴背景:

  ①启蒙运动的影响;

  ②封建制度危机。

  ⑵开始: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

  ★⑶过程:

  ①君主立宪派(1789年7月~1792年8月):通过《人权宣言》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基本原则;通过《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②吉伦特派(1792年8月~1793年5月)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国王。

  ③雅各宾派(1793年6月~1794年7月):实行恐怖统治,通过“全面限价法令”和“惩治嫌疑犯条例”。

  ④热月党人(1794年7月~1799年11月):通过热月政变上台,结束了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恢复了资产阶级的正常秩序。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结束了其统治。

  ⑷评价:

  ①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②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

  第2课 一工及其影响下的世界

  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

  1.背景:

  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⑵广阔的海外市场需求;

  ⑶圈地运动

  2.过程和内容:

  ⑴英国为中心向其他国家传播。

  ⑵首先在棉纺织业领域发生: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1765年珍妮纺纱机。

  ⑶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⑷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造第一艘汽轮。

  ⑸1814年,制造出火车,1825年,第一条铁路通车。

  ⑹1840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法国、美国1850年左右完成。

  3.影响:

  ⑴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⑵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⑶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形成。

  ⑷自由主义兴起。

  二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世界范围内的基本确定

  1.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⑴拿破仑统治时期:(1799•11~1804•5):

  ①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拿破仑称帝。

  ②对外扩张:1812年,几乎控制了整个欧洲。1815年失败退位。

  ③捍卫革命成果:经济上扶植资本主义发展。法律上制订《拿破仑法典》。

  ⑵波旁王朝复辟时期:(1815•6~1830•7)倒行逆施,被“七月革命”推翻。

  ⑶七月王朝:(1830•7~1848•2)代表最富有的金融贵族利益,被“二月革命”推翻。

  ⑷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2~1852•11):拿破仑侄子路易•波拿巴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后,改共和制为帝制。

  ⑸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1~1870•9)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第二帝国结束。

  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9~1940•6):

  ①1870•9建立共和国

  ②1871•3巴黎公社.

  ★③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⑴十二月党人起义”

  ⑵“二•一九法令”:农奴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但地主控制的村社控制

  ⑶影响: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3.★德国的统一和君宪制的确立:

  ⑴德意志统一:邦国林立,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19世纪60、70年代,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⑵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①联邦制:帝国政府掌握大权,各邦有一定自治权;以普鲁士为主。

  ②君宪制:皇帝是国家元首,且有专制实权。宰相由皇帝任命,非议会选举产生。议会: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

  ③影响:促进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色彩。

  4.★日本明治维新:

  ⑴背景:

  ①幕府危机:藩国割据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对外闭关锁国。

  ②黑船事件:日本陷入半殖民地危机。

  ③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成立1868年,“戊辰战争”推翻幕府。不久,明治政府成立。

  ⑵明治维新:

  ①改革政治体制:废藩置县;四民平等。

  ②发展新兴经济:确认土地私有;推行“殖产兴业”

  ③倡导“文明开化”: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④建立西式军队: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特权,实行义务兵役制。

  ⑤《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颁布;规定了君主立宪政体;以普鲁士宪法为蓝本,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⑶影响:促进了日本的崛起;走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开始对外扩张。

  三 阿里改革

  1.背景:

  ⑴18世纪下半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衰微,

  ⑵英法趁机入侵埃及,

  ⑶1805年,阿里迫使土耳其苏丹任命其为埃及总督。

  2.改革内容:

  ⑴土地改革:废除包税制,土地收归国有。后又改为土地私有。

  ⑵经济改革:农业上,兴修水利;引进新的作物,特别是大量种植棉花。工业上,兴办官办工厂,初步建立民族工业。

  ⑶政治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建立新式军队,创办军事学校。

  ⑷文化教育:学习西方,创办各类学校;派遣留学生。

  3.影响:

  ⑴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

  ⑵使埃及能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保持了独立和主权。

  四 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诞生

  1.空想社会主义: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也日益暴露。法国的圣西门、傅里叶和英国的欧文等,提出了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被称之为空想社会主义。

  2.三大工人运动:

  ⑴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⑵1837年—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

  ⑶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⑷意义:标志着工人的觉醒,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4.第一国际:1864年成立,1876正式解散。

  5.巴黎公社:

  ⑴存续时间:1871•3—1871•5

  ⑵革命措施:

  ①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

  ②废除旧军队;

  ③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⑶意义: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6.马克思和恩格斯:

  ⑴1846年马、恩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⑵1861年,马克思开始《资本论》写作,提出剩余价值学说。

  ⑶马克思还是第一国际的灵魂。

  第3课 二工及其影响下的世界

  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

  1.过程内容:

  ⑴电的发明和应用:

  ①1866年,德国人研制发电机成功。

  ②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

  ③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电灯。

  ④1895年,意大利发明了无线电通讯技术。

  ⑵交通领域:

  ①1883、1897,德国人制造出分别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②1885年,德国人制造出汽车。

  ③1903年,美国人把飞机升上天空。

  ⑶化学领域:科学家从煤和石油中提炼出各种衍生物质。

  2.特点:

  ⑴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重要角色。

  ⑵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

  3.影响:

  ⑴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主要成分。

  ⑵垄断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出现。

  ⑶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⑷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二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第二国际:

  ⑴存续时间:1897—1923

  ⑵五一劳动节:

  ①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为争取8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

  ②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2.列宁主义: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标志列宁主义诞生。

  三 近代科技的发展

  1.物理学:

  ⑴伽利略:

  ①自由落体定律;

  ②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⑵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从而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这一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意义。后来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

  2.生命科学:

  ⑴早期进化思想:19世纪,拉马克提出两个著名的原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

  ⑵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3.物理学的新发展:

  ⑴爱因斯坦与相对论: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学说,它与量子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⑵普朗克与量子论:1900年提出,与相对论一起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

  四 19世纪的文学与艺术

  1.文学:

  ⑴浪漫主义文学:

  ①背景: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

  ②特征: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注重发掘人的感情世界,想象力丰富,情节跌宕起伏。

  ③代表作: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德意志诗人海涅的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⑵现实主义文学:

  ①9世纪30年代以后的欧美。

  ②特征: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真实再现社会风貌。

  ③代表作: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易普生的《玩偶之家》。

  2.美术:

  ⑴新古典主义美术:

  ①背景:诞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

  ②特征:强调理性,往往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

  ③代表作:《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

  ⑵浪漫主义美术:

  ①背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

  ②特征:注重人物感情,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③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

  ⑶现实主义美术:

  ①背景:19世纪中期。

  ②特征:表现社会现实。

  ③代表作:《拾穗者》《播种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⑷印象画派:

  ①背景:19世纪后半期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②特征:初期,以不关心主题思想为宗旨,醉心于光和色的要求。代表作《日出印象》。后期,主张个性的抒发,代表作,梵高的《向日葵》。

  3.影视:1895年,电影诞生。

  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郭峰)

分享“高考历史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梳理”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