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复习知识点总结

2017-02-10 22:38:13 来源:精品学习网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理解降水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与水资源的关系;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并能运用基本的材料加以说明。

  2)从时空两个角度,理解水资源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3)了解在人口持续增长、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在数量、质量方面产生的影响,理解人类采取种种措施,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2、过程与方法:

  1)以问题导学的形式趋动本节课的三大知识点

    2)主题研讨:晋江缺水,南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利用

  3)学生DIY节水标志,达到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

  4)学习小组合作归纳总结,培养对信息进行获取、收集、加工、处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懂得基本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

  知识点总结

  1.1水资源的定义狭义:是指人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广义: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

    1.2水资源的特性

    1、资源的循环性

    2、储量的有限性

    3、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

    4、利用的多样性

    5、利、害的两重性

    1.3水资源的属性:

    1.自然属性,

    2可利用性

    3数量与质量的兼顾性

    4时变性

  2.1小循环——是指由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又以降水形式落入海洋;或者由大陆表面(包括陆地水体表面、土面及植物叶面等)蒸发的水气,仍以降水形式落回陆地表面。这种发生在局部范围内的水循环过程称为小循环

  大循环——则是由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随气流带到大陆上空,形成降水落回地面,再通过径流(地表的及地

  下的)返回海洋的过程这种发生在海陆之间的循环过程称为大循环

    2.2更替周期是指在补给停止的条件下,各类水从水体中排干所需要的时间

  2.3全球上任一区域在一定时间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水量之差等于该区域内的蓄水变化量,这一关系称为水量平衡。

  2.4中国水资源面临主要问题

    1、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

    2、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

    3、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

    4、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

    5、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

  2.5我国水资源特点及解决途径

    1.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时空分布不均匀,资源组合不合理

    3.水土流失严重

    4.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3.1水资源评价包括:

    (1)水资源数量评价(确定可利用的水资源的数量)

    (2)水资源质量评价

    (3)水资源利用评价及综合评价。原则: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水量水质并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

  3.2多年平均条件下,水资源量的收支项主要为降水、蒸发和径流。平衡条件下,收支在数量上是相等的。降水、径流和蒸发是决定区域水资源状态的三要素。三者之间的数量变比关系制约着区域水资源数量的多寡和可利用量。

  (责任编辑:康彦林)

分享“高一地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复习知识点总结”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