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师说知识点

2017-02-05 21:21:57 来源:精品学习网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不。

  二、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义: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义:①用来……办法,表方式、工具、依据等;②……的原因(或缘由)。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吾从而师之。从而,古义:跟随而且;今义:合成一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是故无贵无贱。无,古义:无论,不论;今义:没有。

  句读之不知。句读,古义:句子停顿的地方;今义:看字发出声音。

  今之众人。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许多的人。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所以,古义:①用来……办法,表方式、工具、依据等;②……的原因(或缘由)。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小学而大遗。小学,古:①小的方面学习;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圣人无常师。常,古义:没有固定;今义:变化不定;鬼名。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余嘉其能行古道。古道,古义:古人从师的风尚;今义:旧路,厚道。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

  吾从而师之。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名词用作动词,低于。

  而耻学于师。耻: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可耻。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耻: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可耻。

  不耻相师。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可耻;名词作动词,学习。

  孔子师郯子 。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位卑则足羞。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

  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前一个“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孰能无惑。惑:形容词作名词,疑难的问题。

  惑而不从师。惑:形容词作代词,疑难问题。

  吾从而师之。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吾师道也。师:名词作动词,学习。

  圣人之所以为圣。圣:形容词作名词,圣人。

  愚人之所以为愚。愚:形容词作名词,愚人。

  爱其子。其:第三人称代词作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则耻师焉。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可耻。

  或师焉。师:名词作代词,学习。

  四、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

  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

  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朔气传金柝。动词,传递,传送。

  舍相如广成传舍。名词,客舍。

  从:

  惑而不从师。跟从。动词。

  乃大惊,问所从来。自,介词。

  道:

  有碑仆道。名词,道路。

  吾师道也。名词,道理。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规律。

  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

  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责任编辑:康彦林)

分享“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师说知识点”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