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二年级生物细胞的代谢知识点梳理

2017-02-05 20:41:14 来源:精品学习网

   细胞体形极微,在显微镜下始能窥见,形状多种多样。育路小编准备了高二生物细胞的代谢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第一节 细胞与能量

  1、细胞内最主要的能量形式是 化学能。

  2、细胞中有许多吸能反应,它们所需的能量来自细胞的 放能反应。

  3、ATP不仅是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更是细胞中的 能量通货。

  4、ATP是由1个核糖、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 组成。

  5、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化学键,~代表高能磷酸键。ATP的中文名称叫腺苷三磷酸。

  6、什么叫ATP-ADP循环?能写出反应方程式吗?

  7、ATP的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主动转运、肌肉收缩、神经细胞的活动、分泌等生命活动。

  8、动物体内ATP的生成途径是细胞呼吸,植物生成ATP的途径有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能生成ATP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生成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9、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直接来源是ATP。马拉松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直接靠(ATP)提供能量的?注意:只要提到直接提供能量的都是ATP。

  第二节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1、扩散是分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

  2、水分子(其他溶剂)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叫渗透。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半透膜;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3、动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渗透吸水?又在什么情况下渗透失水呢?

  4、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细胞液。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裸露出的整体构造。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 细胞质壁分离(其中质是原生质体,壁是细胞壁)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 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5、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所需要的离子、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6、自由扩散:高浓度运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进行自由扩散的主要有三类:水,气体分子,脂溶性小分子(如:水、CO2、O2、乙醇、甘油、苯、脂肪酸、维生素、尿素等)

  7、 易化扩散:高浓度运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能量(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

  8、主动转运:低浓度运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考的主要有两类:无机盐离子和有机小分子(氨基酸、葡萄糖)

  9、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胞吐

  10、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渗透、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第三节 酶

  1、酶的定义: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2、酶的来源:活细胞,只要是活细胞就能产生。

  3、酶的作用:降低反应活化能,起催化作用,使细胞代谢在温和条件下快速地进行。

  4、酶的本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5、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多样性。

  6、影响酶作用的因素:温度、PH、酶的浓度、底物的浓度等。注意相关曲线。

  第四节 细胞呼吸

  1、细胞呼吸的本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细胞呼吸的类型:需氧呼吸、厌氧呼吸。

  3、需氧呼吸的过程:

  场所

  反应物

  生成物

  第一阶段

  细胞溶胶

  葡萄糖

  丙酮酸、〔H〕少量能量(2个ATP)

  第二阶段

  线粒体基质

  丙酮酸和水

  CO2、[H] 少量能量(2个ATP)

  第三阶段

  线粒体内膜

  [H]、O2

  H2O 大量能量(26个ATP)

  需氧呼吸总反应方程式:

  4、需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名称:糖酵解、柠檬酸循环、电子传递链。

  5、厌氧呼吸

  场所

  反应物

  生成物

  第一阶段

  细胞溶胶

  葡萄糖

  丙酮酸 〔H〕 少量能量(2个ATP)

  第二阶段

  丙酮酸

  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

  反应式:

  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

  6、细胞呼吸的意义: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5、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粮食的储存:干燥、低温、低氧(或充入氮气)、充入二氧化碳等

  蔬菜水果的保鲜:湿度适中,低温,低氧。

  第五节 光合作用

  1、 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划分的依据:能否将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

  2、 自养生物的类型:植物、藻类、某些细菌、蓝藻(蓝细菌)等

  异养生物的类型:人、动物、真菌和大部分细菌。

  3、叶绿体中的 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叶绿体基粒上)

  胡萝卜素(呈橙黄色)

  类胡萝卜素

  种类: 叶黄素(呈黄色)

  叶绿素a(呈蓝绿色)

  叶绿素

  叶绿素b(呈黄绿色)

  4、色素的功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5、光合作用的过程

  (1)反应式: 要能准确说出生成物中各元素的来源。

  (2)过程:

  光反应

  碳反应

  反应性质

  光化学反应 酶促反应

  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与光的关系

  必须在光下进行

  无直接关系

  场所

  基粒(类囊体膜上)

  (叶绿体基质)

  必要条件

  光、色素、酶、水

  多种酶、CO2、NADPH、ATP

  物质变化

  水的光解、ATP、 NADPH的形成

  CO2的固定、三碳的还原、五碳糖再生

  能量变化

  光能→电能→ ATP、NADPH中活泼的化学能

  活泼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

  联系:光反应能为碳反应提供ATP、NADPH,碳反应也为光反应提供ADP、Pi、NADP+。二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6、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水分、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等环境因素会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高二生物细胞的代谢知识点介绍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陈海岩)

分享“2017年高二年级生物细胞的代谢知识点梳理”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