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点预测2

2017-02-01 07:54:44 来源:精品学习网

  “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育路网为大家推荐了高考历史考点预测,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考点一:日本侵华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建立的原因: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建立的过程:①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抵抗暴力。

  ②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建立的意义:使抗日战争发展成为有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全民族抗战,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二、正面战场的抗战

  正面战场主要战役:凇沪会战、太原会战与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与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

  三、敌后战场的抗战

  ①洛川会议: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②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为延安。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③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进行了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地位

  (1)1945 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书,中国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2)原因: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3)意义:①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②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可能涉及内容: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1)背景:①19世纪末,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②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

  ③清政府寄希望列强调停,消极备战。

  (2)经过:①1894年丰岛海战标志着爆发;

  ②李鸿章一味避战求和致使平壤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和威海卫战役中均告失败。

  ③平壤战役中回族将领左宝贵壮烈牺牲;

  ④黄海大战中邓世昌牺牲,黄海大战役后,日本取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⑤辽东战役中,日本在旅顺对当地的和平居民实行野蛮的大屠杀。

  ⑥1895年的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签订《马关条约》,规定(一厂二两三岛四口岸)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4)影响:《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瓜分中国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育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考历史考点预测,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责任编辑:郭峰)

分享“高考历史考点预测2”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