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必修三历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知识点总结

2017-01-29 10:19:02 来源:精品学习网

   历史包含着人类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宝贵知识和经验,这一切都是供我们利用的材料。下面为大家推荐了人教版高二必修三历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文艺复兴

  1.背景:

  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政治利益,要求摧毁欧洲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打破天主教会的思想垄断。

  ②意大利保留了古罗马希腊的古典文化。

  2.实质:

  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

  3.时间:14-16世纪

  4.地点:开始于意大利――后拓展至西欧

  5.领域:文学、艺术领域

  6.指导思想(核心):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思想要求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其内涵包括: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

  7.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①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

  薄伽丘——代表作是《十日谈》。全书贯穿了人文主义思想,矛头指向天主教会,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人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是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巨著。

  ②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8.影响:

  ①摧毁了教会的精神枷锁,将人们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其倡导的进取精神,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文艺复兴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为科学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适应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对宗教改革也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宗教改革

  1.历史背景:

  ①根本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和专横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文艺复兴的影响:人文主义思想起了推动作用

  ③导火线: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2.概况

  ★德意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序幕――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主张:

  ①因信称义 ②信仰的惟一依据是《圣经》 ③简化宗教仪式,神甫可以娶妻

  ★加尔文宗教改革

  ①核心:主张先定论,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②《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③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④主张简化宗教仪式,神职人员选举产生

  ★英国宗教改革

  ①亨利八世颁布“至尊法案”:英王是英国教会最高首领,教皇无权干涉英国的教会事务;

  ②保留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和仪式;

  ③解散修道院,没收修道院的土地和财产,勒令男女修士还俗

  3.历史意义

  性质:

  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封建的思想和社会运动

  作用:

  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新兴的民族国家的发展。

  【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

  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基本思想是相通的,只不过它侧重宗教领域的思想。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们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育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人教版高二必修三历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责任编辑:彭海芝)

分享“人教版高二必修三历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知识点总结”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