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形、河流、气候与农业生产知识点小结

2017-01-25 20:34:05 来源:精品学习网

  大家一定要在平时不断积累知识点,育路网为大家整理了地形、河流、气候与农业生产知识点,希望同学们牢牢掌握,不断取得进步!

  1、类型—>不同类型的农业

  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耕作业

  山区:耕作不便,不利于水土保持林业、牧业、副业

  2、地形类型影响农业现代化

  平原实现水利化、现代化

  山地丘陵缓坡:可修筑梯田、种植业,但不易集中连片,水利化机械困难

  陡坡:不能修梯田,易植树种草

  ③坡度大小-->影响投入、产出比

  陡坡-->修梯田的工程量增加.梯田面积小.耕作的难度加大。投人大于产出。

  3、海拔不同.热量不同.生长期不同。农作物的品种不同。

  4、河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由于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条件的需要是不同的。因此需要灌溉。显然.河流的分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重要。世界农业发达区.多分布在大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上.显然与灌溉条件有关:

  5、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①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特别是光照条件.与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密切:不同地区、气候资源条件不同.因而有不同的种植制度.包括作物的结构、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如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北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和耕作制度就存在着明显差异:

  ②气候年际变化大的地区.农业生产常具有不稳定性:

  ③大风、暴雨、冰雹、寒潮、霜冻等灾害性天气也常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以上分享的地形、河流、气候与农业生产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考生系统的整理知识点。

  (责任编辑:郭峰)

分享“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形、河流、气候与农业生产知识点小结”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