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物理学专业介绍
绍兴文理学院是一所普通全日制公办院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着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设65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拥有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纺织工程等3个国家特色专业,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等3个浙江省级重点专业,会计学、小学教育、纺织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护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7个浙江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土木工程、自动化、书法、轻化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酿酒工程等7个浙江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生物、电工电子、物理、化学、经济与管理、电子科学与信息、机械工程、医学等8个浙江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浙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教学团队,22门浙江省普通高校精品课程(本科)。学校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第二批示范点项目学校",兰亭书法艺术学院是浙江省首家高校外国留学生书法教育基地和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书法创作基地。获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其中1项为第二承担单位),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学校面向全国24个省市区招生,拥有批本科专业招生目录7个。大学生学科竞赛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殊荣,风则江大讲堂、毕业生爱心承诺、奖学金是全国高校优秀校园文化品牌。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位居全省同类高校的前列。以下是绍兴文理学院物理学专业介绍:
物理学 (本科类 )
师范 本科 学制四年
【专业建设概况】物理学专业是本校最早设置的专业,1978年开始招收专科生,199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本专业拥有2个省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实验室面积5130平米,固定资产2500万元。物理学一级学科为学校申硕支撑学科,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科为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学科为市级重点学科,非线性物理研究团队和光电材料研究团队为绍兴市创新团队。自2003年以来已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物理学前沿讲座、现代教育技术等。
【师资力量】物理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突出。现有专任教师45名,其中教授7名,副高职称12名,具有博士学位18名。拥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名、第三层次2名,省高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绍兴市专家1人,绍兴市领军人才培育对象2人,绍兴市专业拔尖人才、学术带头人2人。近三年来,教师在《Phys.Rev.》系列等SCI学术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
【专业学习要求】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身心素养,有扎实的数理基础、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程、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专业实训、毕业论文、课外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到各级各类学校从事物理、通用技术或科学的教学工作,也可去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技术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或进入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继续深造。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2010年91.18%;2011年87.50%;2012年97.37%
【地方产业(行业)背景】绍兴是全国闻名的经济大市,教育强市,新兴产业基地。高质量的物理学人才,不仅是各级各类学校所需要的专业教师,也是所有电子科学技术和光源与照明类企业的生力军。因此,物理学专业的毕业生有广阔的行业就业优势。
【成才个案】
个案一:杜同学,男,博士,研究员,物理学85届学生
现为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清洁能源中心副主任,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研究组长,挪威奥斯陆大学物理系客座教授。
国际上提出三元共掺法,实现了高浓度p型掺杂和研制出高性能氧化锌紫外探测器。在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论文3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个,国际、国内作邀请报告十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中科院与教育部项目各1项;作为学术骨干参与科技部973项目1项。
个案二:陈同学,男,博士,副教授,物理学2001届学生
在大学期间表现出对理论物理的浓厚兴趣,撰写科研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1篇被SCI收录,在大四时成功举办了个人论文展。毕业留校后考入山西大学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现为浙江省“151”人才,主要从事玻色-爱因斯坦凝聚、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与计算等领域的研究,在物理学TOP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他引600余次,SCI-h指数为14。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荣获2010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并成为迄今为止全省最年轻的一等奖获得者;其博士论文入选2012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个案三:鲁同学,男,博士,副研究员,物理学2002届学生
2002年考取苏州大学凝聚态物理硕士研究生,并获韩国Hanyang大学物理学理学博士学位。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间在韩国Hanyang大学QuantumPhotonic Science Research Center任Research AssistantProfessor兼博士后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筹),新能源所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微纳光学和光子学方面的理论和实验工作,具体研究包括光子晶体材料,次波长光栅,超材料等。现主要从事光伏太阳电池微纳陷光结构方面的研究,已在《Phys.Rev. B》、《Appl. Phy. Lett.》、《Opt.Express》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EI论文近3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个案四:赵同学,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物理学专业2004届学生
2004年考取浙江大学光学硕士研究生,并获浙江大学光学理学博士学位。现为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光电技术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激光物理、相干光学、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已在《OpticsLetters》、《Optics Express》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
【专业特色介绍】本专业坚持以“育人”为中心,教风严谨,致力于把学生个性化培养作为自己的专业特色,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学生的科研成果突出,在刊物和国际学术刊物(被SCI检索)上发表多篇论文。自本专业开设以来,为绍兴地区乃至全省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行政管理者、学术拔尖人才:如市长、中学校长、中科院研究员、高校教授、中学特级教师、企业家等。
(责任编辑:刘娜)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