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二地理下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知识点梳理

2017-01-19 10:49:29 来源:精品学习网

 「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育路小编准备了高二地理下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1、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发生在二战以后阶段;原因是(1)科技进步,生活和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2)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

  2、世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口高增长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这是由死亡率下降引起的。

  人口增长减缓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下降,这是由出生率下降引起的,原因是(1)国家人口政策;(2)社会、家庭生育观念转变;(3)社会福利及保障制度完善;

  低增长阶段,人口死亡率有所上升,原因是人口老龄化严重。

  3、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传统(高低高)型,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尤其是非洲国家。

  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过快;(2)少年儿童比重大;(3)资源、环境压力大;(4)就业压力大,经济生活水平难以提高;(5)不利于人口素质提高;(6)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

  解决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4、发达国家的人口模式是现代型(低低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尤其是欧洲国家,

  人口问题:(1)人口老龄化;(2)人口增长缓慢;(3)劳动力不足;(4)影响经济增长;(5)社会养老负担重。

  解决措施(1)鼓励生育,推迟退休;(2)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3)建立养老机构;(4)完善养老体系。

  ※人口增长数量与人口基数和自然增长率有关。自然增长率为正则数量增加,等于零时人口数量达到极值。

  5、人口迁移特点及流向的变化:

  二战前:(1)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2)由已开发地区流向未开发地区。即:亚、非、欧为迁出区;北美、拉美、大洋洲为迁入区。

  二战后:(1)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2)永久性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3)迁移形式多样化。

  故二战前后迁移方向发生变化的是欧洲、拉美。

  7、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自然原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矿产等

  (2)社会经济原因:

  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劳动力、就业、生活条件等)

  ②两地间距离; ③国家政策;④其他,如交通、婚姻等。

  应用:※我国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西部到东部(民工流形成)的原因:

  (1)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生活条件好,就业机会多;

  (2)东部地区工业发展、城市化需要大量劳动力

  (3)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

  (4)改革开放政策,放宽户籍管理

  ※美国、加拿大成为外籍劳工最大的聚集地的原因:

  (1)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生活条件优越

  (2)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美国五大湖地区老人往西部和南部迁:

  (1)西部和南部气候适宜,自然环境好。

  (2)五大湖地区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环境污染重。

  8、人口移动产生的影响:

  对迁入地:利:(1)提供大量劳动力,节约教育培训费用

  (2) 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不利:(1)就业压力加大

  (2)对资源环境压力增大

  (3)社会治安、交通、住房等增大

  对迁出地:利:(1)缓解人地矛盾,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2)加强与外界联系,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不利:造成人才外流。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矿产

  社会经济因素(1)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集)

  (2)交通 (3)文化教育(科技) (4)政治中心 (5)开发历史

  应用:※东亚、南亚为人口稠密区:

  (1)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2)开发历史悠久。

  9、环境人口容量远大于人口合理容量,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10、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1)资源的丰富程度(首要因素) (2)科技发展水平

  (3)经济发达程度 (4)对外开放程度

  (5)人口受教育水平 (6)消费水平(负相关)

  应用:※总体上看,我国西部人口稀疏,东部稠密,从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角度看,你对这种现象的评价是基本合理。理由:东部较西部地区(1)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2)科技发展水平高;(3)经济发达;(4)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5)人口素质较高;故环境承载力高。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下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责任编辑:彭海芝)

分享“2017高二地理下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知识点梳理”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