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泪珠与珍珠
育路小编为大家提供了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泪珠与珍珠,希望对大家学习有所帮助!
作者:琦君 闫玙吕青樊瑾泪珠与珍珠
琦君,生于1918年,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台湾著名作家。她的创作以散文为主,兼以小说、儿童文学、评论等。她的散文风格是温润婉约。例如,我们今天将要学到的《泪珠与珍珠》,作者用极为清新安静的文字表达了她内心的波涛汹涌,阐释了很深的人生哲学。她的代表作有小说《橘子红了》,散文集《桂花雨》《红纱灯》等。书中泪分离泪亲子泪奋斗泪慈悲泪感恩泪少女心思乡心慈母心坚忍心慈爱心感激心
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
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泪珠珍珠与不知愁的少女,总是写泪与愁的诗。
(1)马区夫人:“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我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未能体会什么忧患,只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
(2) 谢冰心: “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有形象的,而良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聪明的作者,却拿抽象的良心,来比拟具象的青山,真是妙极了。”
比喻实在清新鲜活 非常有趣 在作文的描写方面多了一层领悟
(3) 白居易:“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烘炉火,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鬟霜,知君销不得。”
(4)杜甫:“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3)从牡蛎造珠这件事中,感悟到:生命在奋斗历程中是多么艰苦。 这一粒珍珠是牡蛎为了生存而落下的艰辛之泪。
(1)外子与亲人相见欲哭无泪的痛苦。
(2)母亲对于亲情欲诉而不能的眼泪。从自己对儿子的情感中体会到母亲对自己的情感。这对人生又有了高一层的领悟。所以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
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
“观音流泪”是因为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与罪孽,愿为天下苍生幸福平安而落 泪。这是一种爱之真切的泪,是一种神圣的、幸福的泪。
他们满怀感恩的心,是最纯洁真挚的。
(2)基督徒是为耶稣为背负人间罪恶钉死在十 字架上而流下的最最纯洁真挚的泪水,是一种感恩之心的激动的泪水。
慈悲的观音,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与罪孽。
1、文中写了人生的哪几个阶段?作者在这几个阶段中对眼泪的理解分别是怎样的?思考:
琦君,“台湾文坛闪亮的星星”,是一位在许多方面与冰心相似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多写青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善于用极为清新安静的文字表达内心的波涛汹涌,阐释很深的人生哲学。文章语言清丽优美,情感表达细腻真率,被人称为“在不大的题材领域开掘出了一口深井”。
走近作家
2、文章题目为“泪珠与珍珠”,可是写泪珠的内容很多,涉及珍珠的却很少,你是怎样认识泪珠与珍珠的关系的?
思考:3、假如把这些眼泪比做珍珠,那么贯穿起这些大大小小珍珠的线,也就是主旨句是什么?它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这几次的出现是不是简单的重复? 这个句子又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思考:他蹲在一堵墙外,满身疲惫的风尘。先是呆呆地看着街景,后来,他用手捂住脸呜咽。眼泪从指缝处不住地溢出来,汇成小溪流。午后的阳光,照在上面,反射着惨痛的晶莹。他的头上,霜花点点。墙内,是看守所。他20岁的儿子,因跟人合伙抢劫,被关在了里面。
一个父亲的泪
车站,她来追执意要远走的女儿。女儿打扮得新潮入时,她却头发蓬松,衣着黯淡。她不住地恳求着女儿:“妈妈求你了,你不要走啊……”女儿根本没耐心听,女儿回的话,几乎有些恶狠狠:“你烦什么烦,我的事不要你管!”女儿等的车,终于到站,女儿甩开她试图牵拉的手,跳上去。车到底还是开走了,做女儿的,连头都没回一下。她站在人来人往的车站,呆呆地望着女儿远去的方向,泪水从她脸上,成串成串地流下。
一个母亲的泪
他寻找离家出走的妻,持了妻的照片,问每个路过的人:“你见过她吗?”问得嘴唇干裂。一年之中,他走遍大半个中国,妻还是杳无音信。一次,得了消息,某个大山沟里一户人家买来的媳妇,很像他的妻。他立马去寻,饿得头晕眼花,差点一脚摔下山崖。后来的后来,妻还真的被他寻着了。她已再度嫁人,养得珠圆玉润,坚决不肯跟他回家。男人蹲在马路边,哭得号啕。
一个丈夫的泪
丈夫背着她挪用公款给同学做生意,结果生意失败,公款还不上了。丈夫害怕之下,选择了逃离,于一个早晨,撇下她,一去不返。她鼓足勇气上了电视台的情感节目。面对无数的观众,她潸然泪下。她对着镜头,呼唤她的丈夫:“回来吧,哪怕是坐牢,我们一起坐。欠下的债务,我们可以一起还……”
一个妻子的泪
伟人也有过流泪的经历,作为一名平凡的中学生我们也有过自己暗暗流泪的时候。我们是伴随着眼泪长大的,我们应该深深领悟到:流泪的过程就是不断成长成熟的过程,流泪的过程就是不断努力奋斗的过程。只有在成长中我们才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只有从奋斗中我们才能得到最珍贵的收获。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泪珠就没有珍珠
总结概括
本课结束,谢谢观赏!
晚年时代
三个阶段:
少女时代
中年时代
诗文中的泪
现实中的泪
宗教中的泪
生命在奋斗历程中是多么艰苦,磨难、忧患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泪水的珍贵在于它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是战胜苦难后的精神升华,同样珍珠也是牡蛎为了排除体内的沙子,不断分泌液体,将沙子包围起来而形成的,这一粒珍珠,是牡蛎为了生存而掉下的一滴艰辛的泪。他们两者都蕴含着一个哲理:生命都因饱经痛苦地煎熬而显出了珍贵的一面。
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泪珠与珍珠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巩固复习知识点。
(责任编辑:彭海芝)
分享“2017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泪珠与珍珠”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