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总结

2017-01-16 23:22:20 来源:精品学习网

   太平天国运动

  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

  1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2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3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一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核心思想),无人不饱暖(目的)”的理想社会。

  4.性质: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2、《天朝田亩制度》的意义:

  积极意义: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思想结晶。

  消极意义: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3、《资政新篇》: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的。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由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最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主要内容:

    1.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2.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3.开设新式学堂等

  评价:

    1.它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2.缺乏实现的社会条件,战争环境不具备实现的客观条件。

  (责任编辑:康彦林)

分享“高一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总结”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