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随堂复习题2
小编为您整理了高一地理知识点,方便广大网友查阅!希望各位同学,能从中得到想要的知识。
解析 亚马孙平原自然条件恶劣,城市数量很少。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10~11题。
10.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 )
①侵蚀作用 ②搬运作用
③溶蚀作用 ④堆积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1.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10.D 11.C
解析 第10题,河流对河岸的作用主要是侵蚀和堆积作用。对凹岸是侵蚀作用,对凸岸是堆积作用。第11题,乙图中T岸侵蚀,P岸堆积。对应甲图中的剖面线①③。
12.有关崇明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崇明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屿
B.崇明岛主要是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等外力作用形成的
C.崇明岛有可能成为上海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
D.崇明岛面积逐渐增大,在不久的将来会和南侧陆地相连
答案 D
解析 崇明岛面积逐渐增大,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未来将和北岸相连。
13.下面四个流域中,城市最稀少的是( )
A.亚马孙河流域 B.泰晤士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密西西比河流域
答案 A
解析 聚落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关系密切。上述四个流域中,亚马孙河流域地处热带,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故城市稀少。
下图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某河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该河段的主航道位于( )
A.①③附近 B.②④附近
C.②③附近 D.①④附近
答案 C
解析 河流主航道是指其河道最深的地方,②位于河流的右侧,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易被侵蚀,河道较深;③位于河曲凹岸,易被侵蚀,河道较深。
15.受自然因素影响,该河段运量最小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 D
解析 该河段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运量最小。
二、综合题
16.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
(2)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是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
(3)分析图示地区2010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什么影响?
(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是________,原因是什么?
答案 (1)A处位于支流上游,河流以向下蚀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呈“V”型。B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侧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河床横剖面呈“U”型。
(2)冲积扇 河水流出谷口,地势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形成
(3)2010年与1949年比较,林地、草地减少,耕地增加,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4)沿河、沿海岸分布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的发展。
17.读下列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地形基本上以__________米等高线为界明显地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地区。
(2)观察图中居民点分布的特点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条件对A城市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00 平原 山区 (2)沿河流及交通线分布 平原居民点多,山区少 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河流及交通沿线,交通便利、生活方便,故居民点分布多 (3)河流汇合处,水源充足,可解决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铁路经过,为城市商品交换、人口流动提供了方便;河流的运输功能会促进城市发育。
1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地貌均是由河流的________作用形成的,其中甲地是________地貌,这种地貌一般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图中河流的走向受到________因素的影响,沿河道的地下可能会找到丰富的________资源。
(3)乙地适合发展________业。若需打井灌溉,则在图中A、B、C三处中的________处较合理。
答案 (1)堆积 冲积扇 山谷口
(2)断层 地下水
(3)种植 C
(责任编辑:李江涛)
分享“高一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随堂复习题2”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