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同步练习

2017-01-15 23:14:56 来源:精品学习网

   小编为您整理了高一历史知识点,方便广大网友查阅!希望各位同学,能从中得到想要的知识。

  1.“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特点是(  )

  A.皇位世袭 B.皇帝独尊

  C.君权神授 D.家天下

  答案 B

  解析 皇帝制度的特点是皇帝地位独尊、权力至高无上和皇位世袭,而材料只体现了皇帝制度中的皇帝地位独尊,并未体现皇位世袭、君权神授、家天下的特点。

  2.公元前221年,我国政治文明历程出现拐点。下列有关说明错误的是(  )

  A.从分裂割据到实现统一

  B.从分封制发展为郡县制

  C.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

  D.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

  答案 D

  解析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确立了以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央集权制度。D项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反映了王位世袭制取代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是指夏朝的建立。

  3.秦始皇每天要批阅重达一百二十斤的奏章,有时直至深夜才能休息。这主要是因为(  )

  A.“功过五帝,地广三王”

  B.“以至万世而为君”

  C.“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D.“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答案 D

  解析 本题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皇权至上,事无大小皆取决于皇帝。

  4.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地位仅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5.下图是秦朝政府的基本组织模式。这种组织模式的本质特征是(  )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皇权至高无上

  C.全面推行郡县制 D.中央与地方相互分权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材料中的金字塔状图直观反映了秦朝的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都由君主直接控制,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6.秦王朝为巩固中央集权制度而采取的措施是(  )

  ①实行三公九卿制 ②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③推行郡县制 ④制定细密、严苛的法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所列四个选项都是秦王朝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

  7.秦始皇以任命官员制代替世袭制,加强了中央集权,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是因为(  )

  A.实现了选贤任能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掌握了用人权

  D.平民有了升迁的机会

  答案 C

  (责任编辑:李江涛)

分享“高一历史: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同步练习”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