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后习题

2017-01-15 23:06:18 来源:精品学习网

   小编为您整理了高一地理知识点,方便广大网友查阅!希望各位同学,能从中得到想要的知识。

  1.下列环境问题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2.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是( )

  A.焚烧固体废弃物 B.回收废旧的电池

  C.使用无磷洗涤剂 D.研制可降解的包装袋

  3.下列做法符合我国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的是( )

  ①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工厂向郊区转移 ②倡导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 ③加大资源进口量,维持经济高速增长④发展生态农业,保护和改善环境

  5.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

  A.调整农作物熟制 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

  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是21世纪发展的两大新亮点,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的最现实的选择。据此回答6~8题。

  6.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是( )

  A.先污染,后治理 B.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同步进行

  C.认识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并注意保护

  D.注重环境保护,达到人类与环境的统一

  7.当前,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A.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 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C.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 D.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8.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解决的两大难题是( )

  ①人口膨胀 ②生态恶化 ③资源超常规利用 ④经济超常规增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箭头( )

  A.①表示秸秆、沼渣和沼液供给养殖业

  B.②表示粮食、蔬菜和棉花等供给农户

  C.③表示果品、肉和蛋等供给食品加工 D.④表示饲料、花卉和油料等供给市场

  10.该图所示的农业属于( )

  A.原始农业 B.自给农业 C.粗放农业 D.混合农业

  下图为人工制取沼气装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

  11.图中字母c表示秸杆,则b的正确意义是( )

  A.粮食 B.农场 C.牲畜 D.畜类

  12.发展人工沼气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表现为( )

  A.沼气作为一种优质肥料,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B.沼气作为一种优质燃料,可以替代部分植物

  C.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燃烧时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

  D.发展人工沼气,投资少、效益高,有利于农村脱贫致富

  13.若该装置出现在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出料口”的物质可以用作( )

  A.燃料和饲料 B.饲料和饲料 C.铒料和肥料 D.肥料和燃料

  (责任编辑:李江涛)

分享“高一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后习题”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