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抗日战争复习要点

2017-01-14 22:49:05 来源:精品学习网

   一.九一八事变(1931.9.18)--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原因: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趁蒋介石围剿红军之机,侵略中国。

  时间:1931年9月18日。

  借口:日军蓄意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并在第二天占领沈阳。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的态度: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蒋介石下令不抵抗。

  经过: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柳条湖事件),炮轰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

  结果:

    A、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陷。

    B、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游击队开展了抵抗日本侵略的斗争,中国进入了局部抗战时期。

  影响: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二、西安事变:(1936.12.12)

  (1)原因: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对张学良、杨虎城起到了感召作用(个人因素)。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剿”共(直接原因)。

  (2)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又称 “双十二事变” 。

  (3)解决: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采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目的: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争取一切力量抵抗日本的侵略。)

  (4) 结果: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协商。) 蒋介石被迫接受 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

  (5)和平解决的意义: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B、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9课 全面抗战的兴起 第20课 血肉筑长城第 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七七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

  (1)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时间:1937年7月7日,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失踪

  影响:标志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原因: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共的推动。

  合作表现: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奔赴抗日战场。

  意义: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3)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A、背景: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发动了“八一三事变”, 进攻上海,逼迫南京国民政府投降。

  B、罪行: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疯狂屠杀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南京大屠杀给人类怎样的启示?当今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历史真相的目的是什么?作为中国人应如何看待日本否认历史、修改教科书这一现象?

  (1)启示:珍惜生命,反对战争;反对战争,争取和平。

    (2)目的:这种行为表明他们不但没有诚意反省战争罪恶,而且企图是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3)如何看待:他们这种歪曲历史,否定历史的行经,严重伤害了被侵略国人民的感情,不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时刻防范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维护世界和平。

  ★★.当前日本国内少数右翼分子否定“南京大屠杀”,实质是为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暴行进行掩盖和辩护。不利于今天中日关系友好、正常、健康的发展。日本只有正视鼓起勇气历史,真诚地道歉,才能把握未来。

  二.正面战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抗战)

  1.平型关大捷——抗战时的第一次胜利

  (责任编辑:康彦林)

分享“高一历史:抗日战争复习要点”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