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

2017-01-13 23:15:59 来源:精品学习网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1)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投入——产出的联系)

  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

  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

  第二种时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

  也属于这种联系方式,如汽车组装厂、生产流水线。

  (2)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业

  (3)信息上的工业联系

  2、工业集聚

  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

  分类:专业化生产的工业集聚、共用基础设施的工业集聚

  工业的集聚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3.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的概念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

  (2)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

  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

  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既有与前者相同的类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础设施条件吸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形成的。

  (3)工业地域的性质

  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类:

  ①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

  (如食品工业),以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

  ②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

  (如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我国和世界许多著名的“钢城”“石油城”“汽车城”。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复杂的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开始出现分散的趋势。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条件,降低成本,以最终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康彦林)

分享“高一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