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城市空间结构同步练习卷2

2017-01-13 16:38:27 来源:高考帮

   小编为您整理了高二地理知识点,方便广大网友查阅!希望各位同学,能从中得到想要的知识。

  一、选择题

  读我国东南部某大城市住宅小区示意图,回答1~2题。

  1.在“爱我城市,共建家园”的民意调查中,小区居民集中反馈的问题如下:①高架公路需要改线,②化工厂和火电厂应搬迁,③西北绿地改建为学校,④小区的绿地面积较小。你认为合理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如果在图中甲处增加商业小区的布局,其合理性是(  )

  A.人口密集 B.交通方便

  C.靠近学校 D.靠近市中心区

  解析:高架公路穿越居民区,噪声污染影响居民生活;化工厂和火电厂均位于东南季风的上风向,会给居民区带来严重的大气污染;图中绿地分布集中于居民区西侧地带,且面积较小;西侧绿地介于住宅区与市中心区之间,该处人流和车流量大且噪声污染严重,不适宜改建为学校。商业小区应布局于居民区内,因其人口密集,在该处布局便于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用品和各项服务。

  答案:1.B 2.A

  下图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和“该城市地价分布概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e依次递减)。读图回答3~4题。

  3.图乙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  )

  A.与商品产地距离大小的影响

  B.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

  C.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

  D.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

  4.⑤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

  A.中心商务区 B.行政办公区

  C.旅游休憩区 D.科教文化区

  解析:第3题,交通通达度高低直接影响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第4题,⑤位于中心城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区之间,最适宜布局科教文化区。

  答案:3.C 4.D

  (2011年阜阳高一检测)如图表示某城市一区域地铁不同时段的平均客运量,完成5~7题。

  5.若进入本区的客运量为J,离开本区的客运量为L,那么这个区域(  )

  A.a时J>L B.b时J>L

  C.c时J>L D.a时J=L

  6.这个区域最可能是(  )

  A.中心商务区 B.高级住宅区

  C.重化工业区 D.公园游览区

  7.在研究城市地域结构及其发展模式时,共同采用的一项指标是(  )

  A.人口密度的变化 B.居民的职业结构

  C.地价的高低 D.土地利用的类别

  解析:解答此题组主要抓住图中所给的时间。8:00和18:00属于上下班时间,上班时间进入本区交通量远大于离开本区的交通量,下班时间恰好相反,说明本区最可能为商业区,因为商业区昼夜人数差别很大。经济因素是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研究城市地域结构及其发展模式时地价高低是其共同采用的一项经济指标。

  答案:5.A 6.A 7.C

  城市建筑的密度与高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表为某城市1992年和2010年距市中心不同距离建筑物的平均高度表(单位:米),完成8~9题。

  距市中心距离时间 0~1 km 1~3 km 3~5 km 5~12 km

  1992年 29.6 20.3 8.7 未统计

  2010年 38.4 22.5 29.7 10.1

  8.该城市在距市中心0~1 km范围内建筑物的平均高度最高,其原因主要是(  )

  A.交通通达度最高

  B.降低单位建筑面积的土地成本

  C.居住的人口最多

  D.城市的政治服务职能高度集中

  9.为适应城市发展,该城市在2001年调整了距市中心3~5 km范围内的主要用地性质。其调整方案最可能是(  )

  A.居住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

  B.商业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

  C.工业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

  D.居住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

  解析:离市中心越近,土地价格越高,其建筑物平均高度增高,可降低单位建筑面积的成本。根据城市建筑物1992年和2010年的高度对比,以及城市的发展可以判断,距市中心3~5 km范围内由主要为工业用地改为居住用地。

  答案:8.B 9.C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据此完成10~11题。

  10.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1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解析:第10题,考查城市中心商务区昼夜人口密度变化大的原因,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中心商务区昼夜人口密度差距的增大直接反映了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的分离。第11题,考查城市中心商务区昼夜人口变化大的条件,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城市交通条件改善,使得城市人口流动更加畅通,人们可以居住在较远的郊区,这为中心商务区人口密度昼夜大幅度变化提供必备条件。

  答案:10.C 11.B

  (责任编辑:李江涛)

分享“高二地理:城市空间结构同步练习卷2”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