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17-01-13 15:59:40 来源:学习啦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条件。下面是育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历史的会考知识点以供大家学习。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派代表: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共同主张:维新变法,君主立宪。康有为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其代表作有《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他的思想被称作是“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发”。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变法图存的思想;严复严厉批判了君权论。

  维新变法作用:①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②是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更是一次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

  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鲁迅、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新文化运动口号:民主和科学。

  新文化运动性质: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的旧文化。

  新文化运动内容: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⑤十月革命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进入新时期。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

  ③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文化运动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①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责任编辑:彭海芝)

分享“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