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荒漠化的防治

2017-01-13 13:02:16 来源:精品学习网

  荒漠化的防止应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以下是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请考生认真学习。

  水土流失的治理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

  (1)脆弱的环境

  快速增长的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很大。人口增加解决吃饭问题开垦陡坡、林地、草地等,造成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

  2.水土流失的治理

  (1)水土流失的形成

  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暴雨的冲刷

  人为因素是形成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使原来的林草植物被破坏殆尽,地法恢复;开矿。露天煤矿的建设,大面积挖开原生地面,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能力降低,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河道滩地开矿使大量泥党小组直接进入河道,增加河流泥砂

  3.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压缩农业用地,挖掘水资源潜力,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提高土地生产率,建成高产农田,这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前提

  扩大林、草地面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改善天然草场和植被: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加强放牧管理,实行轮封轮牧、保护草场,保持水土

  总结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荒漠化的防治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育路网预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责任编辑:郭峰)

分享“总结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荒漠化的防治”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