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旅游业与地理环境》随堂综合题测试

2017-01-12 17:51:38 来源:高考帮

   小编为您整理了高一地理知识点,方便广大网友查阅!希望各位同学,能从中得到想要的知识。

  综合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武陵源风景区在推进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因管理工作不到位出现过失误。一方面,在旅游资源开发、设施配套建设中,贪大、贪多、求全的现象较多,如旅行社盲目发展、互争客源,宾馆、游乐设施重复建设等,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自然风貌也受到人为的影响,受到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黄牌”警告。

  材料2:著名的黄果树瀑布高74米,宽81米,是中国第一瀑布,也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瀑布之一,到过黄果树瀑布的人,无不被它的气势所震慑。然而,在2010年“五一”期间,赫赫有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却让日均12000人以上远道而来的游客大为扫兴。常年被飞瀑急流冲刷得光秃秃的断崖上,正上演着一幅被游客形容为“一股细流,几行清泪”的凄清景象,全然没了宣传手册中“远隔五里,即闻瀑声“的豪壮。

  (1)材料1、2中的旅游资源属于哪一类型?具有什么价值?

  (2)材料1中武陵源风景区受到“黄牌”警告,材料2中黄果树瀑布让“游客大为扫兴”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两个景区旅游开发中遇到了哪些环境问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第(1)题,两地一个是地质地貌景观,一个是山水景观,同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第(2)题,武陵源――→人为建设过多视觉污染破坏自然风貌

  黄果树瀑布――→上游植被破坏生态恶化水源枯竭

  第(3)题,结合材料,联系教材中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可得到答案。

  答案:(1)自然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科学价值。

  (2)武陵源风景区:人为建设过多,破坏了景区的自然风貌(或“视觉污染”)。黄果树瀑布:上游植被大面积遭到破坏,涵养水源功能下降,降水量减少,水源枯竭。

  (3)环境污染或破坏;破坏生态系统;扰乱当地社会秩序;损毁自然景观。

  13.云雾山为亚热带丘陵地区一佛教名山,山清水秀,云雾缭绕,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下图为其景区示意图。读后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景区管理处欲在A处填湖造地,修建一大型野味餐馆,突出山林地区的饮食特色。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2)由于雾峰景区交通不便,又有D、E间一段危险山路,游人一直稀少。景点管理处规划了一条A、F间的盘山公路,为此需砍伐大批千年古树。你对此的意见及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旅游旺季云峰景区山路上游人络绎不绝,早已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从管理角度谈谈你的建议。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题,填湖造地会导致生态环境失衡,引发诸多环境问题;修建大型野味餐馆,会使大量野生动物遭到捕杀,生物多样性减少。第(2)题,砍伐古树,既破坏植物资源,也是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第(3)题,游人过多,超过了环境承载量,不但破坏旅游环境,也会影响旅游质量。

  答案:(1)不可以。因为填湖造地会导致生态环境失衡,引发环境问题,且此餐馆以经营野味为主,这对保护野生动物不利,使野生动植物减少,破坏当地旅游资源,更有可能使一些国家保护的动植物遭到破坏。 (2)不可以。因为千年古树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应该在A、F间修建索道,这样既保护古树,又方便游客 (3)对游客进行限量,可以通过调节门票价格限制游客数量,即旺季提高门票价格,淡季降低门票价格。(开放性试题,只要建议合理即可)

  (责任编辑:李江涛)

分享“高一地理:《旅游业与地理环境》随堂综合题测试”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