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课时训练选择题

2017-01-12 17:35:59 来源:高考帮

   小编为您整理了高一地理知识点,方便广大网友查阅!希望各位同学,能从中得到想要的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读太平洋的洋流分布略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海洋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形成大洋环流

  B.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洋流分布无规律

  C.在副热带地区大陆的东岸,有寒流经过

  D.大陆的东岸均有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答案 A

  解析 世界洋流在南半球存在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有寒流经过;在北半球大陆东岸有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2.关于甲、乙两地附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为沿海地区,甲地的降水较少

  B.乙附近地势较高,常常有地形雨形成

  C.厄尔尼诺现象源自乙海区

  D.乙地没有寒暖流交汇,难以形成渔场

  答案 C

  解析 乙海区有秘鲁寒流,此地区水温异常升高会产生厄尔尼诺现象。

  读某海域洋流模式图,S线代表某一纬线,回答3~4题。

  3.如果该洋流系统位于大西洋,则洋流③的名称是(  )

  A.加那利寒流 B.本格拉寒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巴西暖流

  4.如果该图为北印度洋某时的洋流系统,则该季节(  )

  A.长江进入枯水期,地下水补给长江水

  B.地中海沿岸地区高温少雨

  C.亚欧大陆被亚洲高压控制

  D.北京、南京都盛行西北风

  答案 3.A 4.B

  解析 第3题,如果该洋流系统位于大西洋,则洋流①是墨西哥湾暖流,洋流②是北大西洋暖流,洋流③是加那利寒流,洋流④是北赤道暖流。第4题,如果该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洋流系统位于北印度洋,则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长江的水位较高,长江水补给地下水;地中海沿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少雨;亚欧大陆被亚洲低压控制;位于东亚季风区的北京、南京都盛行东南风。

  读甲、乙两海域的海水表层水温等值线分布图,回答5~6题。

  5.图中甲、乙两海域有风海流流过,关于该风海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途经a处,流向为自东向西 ②途经b处,流向为自西向东 ③途经c处,流向为自东向西 ④途经d处,流向为自西向东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根据海水等温线可以确定海域位置,再结合洋流模式、风带可知:赤道大洋东侧附近的甲海域有南北赤道暖流从东向西流经a处,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大洋西侧的乙海域受盛行西风影响而形成北大西洋暖流或北太平洋暖流,其从西向东流经d处。

  6.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海域都有利于形成大型渔场

  B.乙海域有利于形成大渔场,甲海域反之

  C.甲、乙两海域都位于大洋东岸

  D.甲位于大洋西岸,乙位于大洋东岸

  答案 B

  解析 根据洋流模式、风带和海水等温线可知:甲海域位于赤道附近大洋东侧;乙海域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大洋西侧,有寒暖流交汇,有利于大渔场形成。

  7.对非洲南部西海岸荒漠的形成起作用的洋流是(  )

  A.西澳大利亚寒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

  C.加那利寒流 D.本格拉寒流

  答案 D

  解析 本格拉寒流对非洲南部西海岸荒漠起重要作用。

  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8~9题。

  8.E处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窄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受到 (  )

  A.暖流影响 B.海陆分布影响

  C.大气环流影响 D.寒流影响

  9.F处为世界重要的渔场,其成因是(  )

  A.位于温带海区 B.寒暖流交汇

  C.上升流的影响 D.河流的注入

  答案 8.D 9.C

  解析 第8题,E处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对当地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对沿岸沙漠的形成有一定影响。第9题,F处为热带海区,没有大的河流注入;该海区只有寒流经过,形成上升流,为渔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10.不利于航行的地方是(  )

  A.从美国旧金山驶往巴拿马

  B.寒暖流交汇处

  C.北半球夏季油轮从波斯湾经马六甲海峡驶往日本

  D.从菲律宾驶往上海

  答案 B

  11.如果一艘满载原油的油轮在美国东部沿海发生泄漏,下列地区中受其污染最严重的是(  )

  A.墨西哥沿岸 B.西欧沿岸

  C.加拿大北部沿岸 D.非洲西海岸

  答案 B

  解析 美国东部沿海的石油污染顺洋流影响到西欧沿岸。

  读下图,图中曲线为海洋年等降水量线,阴影为黑夜。完成12~14题。

  12.从图示等值线分析,甲海域年降水量较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②本格拉寒流的影响 ③秘鲁寒流的影响 ④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3.甲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陆地淡水注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B.表层海水远离海岸流动,冷海水上泛

  C.秘鲁寒流与赤道逆流交汇

  D.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14.当图中的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最大时(  )

  A.我国东部盛行东南风

  B.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

  C.黄河站正处于考察最佳季节

  D.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答案 12.C 13.B 14.D

  解析 甲海域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年降水量少。秘鲁渔场的形成主要受上升流影响。当晨昏线与经线夹角最大时,为北半球冬至日。

  读“洋流模式图”,回答15~16题。

  15.①②③④四个海域中,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因降水减少,气候变干,导致农业减产的区域所濒临的海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5.A 16.C

  解析 从经纬度和洋流流向可判断该海域属于南太平洋地区。①处是秘鲁渔场的分布区。厄尔尼诺发生时①处气流上升,③处气流下沉,气候变干,会导致农业减产。

  (责任编辑:李江涛)

分享“高一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课时训练选择题”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