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一国两制”统一祖国同步练习

2017-01-11 20:57:14 来源:精品学习网

  小编为您整理了高一历史知识点,方便广大网友查阅!希望各位同学,能从中得到想要的知识。

  “一国两制”统一祖国同步练习

  1.对于“一国两制”构想,同学们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最符合“一国两制”的理论的是(  )

  A. “一国两制”只适用于中国,对其他国家不适用

  B.“一国两制”会改变中国大陆的社会性质

  C.“一国两制”首先要坚持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D.“一国两制”就是要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涵。实行“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 “一国两制”是我国的一个创举,给其他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但它不会改变中国大陆的社会性质,而且港、澳、台还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答案:C

  2.“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我们提出了祖国统一之后可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由此可见,“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主要是为了解决(  )

  A.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国际问题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可以直接推断出“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

  答案:B

  3.二战结束后,顾维钧代表中国提出香港何时收回的问题时,丘吉尔说以后再说吧,而1997年香港却顺利地实现了回归。实现香港回归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B.“一国两制”政策的高明

  C.英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D.英国对香港统治的力不从心

  解析:本题考查香港回归的根本原因。综合国力的强大是中国收回香港的根本原因, A项正确;“一国两制”只是实施手段,不是香港回归的根本原因,B项不符合题意;每个国家的外交基点都是以本国的利益为中心,如果中国不强大,英国不会自动调整政策把香港归还给中国,排除C项;D项说法没有根据。

  答案:A

  4.2011年2月22日,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简称“经合会”)第一次例会在台湾桃园举行。“经合会”成立于2011年1月6日,是依据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而成立的执行与磋商机构。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经合会”的成立表明台湾当局承认“一国两制”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合作的政治基础

  C.“经合会”的成立有利于开创两岸关系的新局面

  D.“经合会”的成立有利于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解析:“经合会”的成立有利于两岸经济的合作与交流,但并不能表明台湾当局承认“一国两制”。

  答案:A

  (责任编辑:李江涛)

分享“高一历史:“一国两制”统一祖国同步练习”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