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气压带和风带解析题

2017-01-11 20:45:46 来源:精品学习网

   小编为您整理了高一地理知识点,方便广大网友查阅!希望各位同学,能从中得到想要的知识。

  综合题

  16.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地说,A地比B地降水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________,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流相对上升的地区是________和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气流相对下沉的地区是________和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气压,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

  (5)常年吹C气流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常年受B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冬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南移

  (2)丰富 A地(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B地(信风带)气流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

  (3)副热带高气压带 C气流较暖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

  (4)南北纬60° 赤道地区 低 多阴雨天气 南北纬30° 极地 高 多晴朗天气

  (5)终年温和湿润 终年炎热干燥

  解析 第(1)题,从图示看,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都在平均位置以南,尤其是赤道低气压带已越过赤道至南半球。可以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第(2)题,从A、B两地的气流状况来看,B地从高纬流向低纬,水汽不易凝结;A地从低纬流向高纬,水汽因降温而容易凝结。所以,一般地说,A地比B地降水丰富。第(3)题,C气流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至纬度60°附近时与来自极地的寒冷气流相遇,因暖轻而爬升。第(4)题,从图示看,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主要有赤道地区和南北纬60°附近地区,气流上升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两地多阴雨天气。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主要是极地和南北纬30°附近地区,两地气流下沉不易成云致雨。第(5)题,C为盛行西风,常年受该气流控制的大陆西岸,终年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气

  候温和湿润;B为低纬信风,受B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气候炎热干燥。

  1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题图说明亚洲1月、7月盛行风向的季节变化情况。

  (2)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六地风向的形成原因中,主要因为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而形成的有________。

  (3)受图示季风影响,东亚地区形成的面积较大的两种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气候、________气候,比较其气候特征的主要不同点。

  答案 (1)东亚地区:冬季(1月)为西北风,夏季(7月)为东南风;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区:冬季为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

  (2)②⑤

  (3)温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气候的冬季气温在0℃以下,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冬季气温在0℃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比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大;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变率比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变率小。

  解析 第(1)题,由图知,东亚地区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区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第(2)题,7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即⑤;1月份,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北风,即②。第(3)题,受季风影响,东亚地区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的不同点可从气温、降水等方面比较。

  (责任编辑:李江涛)

分享“高一地理:气压带和风带解析题”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