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南北战争
南北战争
1、原因:
19 世纪中叶,随着 工业革命 的发展,美国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 北 部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 与 南 部 种植园奴隶制 的矛盾,逐渐尖锐。双方在 市场 、 关税 、 西部土地处理 、 奴隶制度存废 等一系列重大利益问题上,产生无法调和的分歧。
2、进程
(1)导火线: 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2)爆发: 1861 年,擅自宣布脱离联邦的 南部州 首先挑起内战。
(3)转折:
战争初期,形势对联邦政府不利。 1862 年, 林肯 先后颁布了 《宅地法》 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扭转了战局。1863.7,联邦军队取得 葛底斯堡战役 的胜利,此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4)结果
1865.4, 南部 联军投降,南北战争以 联邦政府 的胜利而结束。
(5)林肯遇刺
3、意义和影响
(1)性质: 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影响: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解决了土地问题。
巩固和加强了联邦政府的统一,使美国完全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使美国的经济在19世纪后半期迅速赶上和超过英,法等国。
(3)局限性: 种族歧视至今仍是美国的社会问题。
(责任编辑:杨旭杰)
分享“ 高二历史:南北战争”到: